贴春联发源于哪个朝代,贴春联开始于哪个朝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文章插图
这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北宋杰出的政治家王安石写的《元日》诗 。在这首家喻户晓的诗中,反映了当时人们每到除夕前,家家户户门前悬挂桃符的盛况 。这里的“桃符”,其实就是今天的“春联” 。
春联,有叫“春贴”、“门对”、“对联”,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 。它以对仗工整、简介形象的文字抒发人们美好的愿望,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形式 。贴春联是华人血统的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 。每逢春节到来之际,无论是城市还是广大的乡村,家家户户都要精挑细选,把最漂亮的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加节日的祥和气氛 。
文章插图
春联起源于我国周朝的“桃符” 。据史料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尺,桃木板上书写着“神荼”、“郁垒”两位降鬼大神的名字 。“正月初一日,造桃符着户,名曰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在周朝,当时人们把“桃符”悬挂于大门两旁,主要用于驱鬼避邪 。
文章插图
直到宋朝,春联仍称桃符,有王安石的《元日》诗为证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也有人说孟昶的儿子孟喆)在桃符上题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们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
文章插图
不过,据流失国外的敦煌佚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莫高窟藏经洞出土,在近代被西方强盗斯坦因盗走)该佚书记录有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其中“三阳始布,四序初开”一联,是十二副春联中的第一副 。其撰联人为唐代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即公元723年,比起后蜀主孟昶的题联要早240年,如此看来,刘丘子的题联理所当然应为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
宋朝时,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做“春贴纸”,后来称为“春联” 。古人认为红色预示着吉祥,有驱鬼辟邪之功用,所以制造桃符的桃木是红色的 。后来春联也大都沿用大红纸书写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庙宇里的春联、楹联一般都是用黄纸)这一汉民族习俗起于宋朝,并在明朝时开始盛行,到了清朝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
文章插图
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贴春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群臣撰写 。据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记载:“春联之设,自太祖始 。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族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大街上家家户户张贴着各式各样的春联,心中不免大喜 。可当他走到一户人家门前时,猛然发现门上没有贴春联,心生纳闷 。一打听才知道,这一家是屠户兼阉猪的,因为自己是文盲,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 。朱元璋一时兴起,于是挥毫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样一副春联赏给了这户人家 。得到皇上赏赐的春联,这家人不胜感激,如若至宝,把它悬挂在正屋中堂两旁 。
文章插图
私下感觉这个故事有点好笑,因为据我所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有他的儿子成祖朱棣都是文盲,大字识不了几个,怎么会写出如此潇洒、神采飞扬的春联呢?为了不打扰大家的雅兴,权当作一个有趣的笑话以资乐趣吧 。
文章插图
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大力提倡,才使得写春联、贴春联的习俗蔚然成风 。
咱们中国封建社会从官府到民间,最注重的莫过于孝道 。如果家里有老人“老了”(意为去世),晚辈们需要守孝三年,服孝期间,一般从当年起三年内不贴红春联 。可用白、绿、黄三种颜色的纸贴春联,即第一年要用白纸,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用黄纸 。第四年服孝期满,方可恢复用红纸贴春联 。故白绿黄三种颜色的对联俗称“孝联”或“丁忧联” 。不过也有的地方,在服孝三年期间可以分别贴黄蓝绿三种颜色的春联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要贴春联放鞭炮,过年的时候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
- 哲学来源于哪里?
- 我好了是什么梗?
- 开龙脊是什么意思?
- 95267710什么意思?
- q2是什么意思?
- 天玑|对标高通骁龙8系 联发科天玑8000系列新品曝光:采用台积电4nm工艺
- 春节贴门上的对联叫什么,除夕贴门神贴春联的寓意是什么-_1
- 香槟酒怎么喝
- 空手道的禁忌,新手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