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

端午节的习俗有龙舟、粽子、沐浴露、艾蒿和菖蒲的挂法、五色线绳、画额头、戴香囊、避免五毒、喝菖蒲酒、喝雄黄酒等 。每到端午节,人们除了自己包粽子、吃完粽子外,各地还会举办非常盛大的龙舟比赛,供大家参加和参观 。夏天蛇虫多,人身上戴艾草,防虫避蚊 。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

文章插图
端午节的习俗传统如下 。
1、龙舟
龙舟是我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我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北方河湖附近城市也有龙舟习俗,大部分是旱龙舟的龙舞船形式 。关于小船的起源众说纷纭,有曹娥、屈原、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 。龙舟传到邻国日本、越南、英国等地,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
2、吃粽子
吃端午节粽子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医生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 。到今天为止,每年五月初,中国人家家户户都要浸糯米,洗粽子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多 。
3、沐浴露汤
端午洗澡叫兰汤沐浴 。也叫木兰汤 。端午洗澡是指用叶子、菖蒲、佩兰等草药熬汤,全家人在端午(中午好)洗澡 。兰汤洗澡是一种卫生习惯,但兰汤所用的“兰”其实不是现在的兰,而是现在医学家常用的中药佩兰 。端午节用佩兰、菖蒲、叶子等草药煎汤洗澡,可以祛邪避疫,抗痱子,治疗和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增强身体抵抗力 。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

文章插图
4、挂艾蒿和菖蒲
民间谚语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节,种艾蒿和菖蒲被认为是重要内容之一 。“手拿艾旗招百福,门上挂蒲剑斩千邪” 。端午节在玄关装饰艾蒿和菖蒲,就像贴灵符一样,可以避害 。端午节一般先把艾蒿扎成束,再插在门楣上,或在门楣两端各插一枝艾蒿 。艾蒿表示招百福,插在门口表示招百福,可以让主人健康 。
5、连接五色线
据说系五色线的孩子可以避免蛇蝎类毒虫的侵害 。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流瘟疫和疾病,孩子可以因此保护健康 。
6、画额头
额头、汉族习俗,端午节用雄黄涂儿童额头,云可以避免毒虫 。中国古代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初五白天又是毒时,位于“三毒”的边缘,全年炎热之日开始,五毒蛇虫开始活跃 。因此,人们采取各种措施杀毒、防暑、避灾,逐渐形成各种风俗 。端午节画金额的习惯是通过消除传染病、驱除邪气、寻求吉祥来体现的 。一种典型的做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上画“王”字,借雄黄驱毒,另一种是猛虎(“王”图案似虎额,虎为兽王) 。因为代替老虎)来平息邪气 。
7、裴香囊
节日、端午节孩子戴香囊,不仅意味着避邪驱瘟,还有装饰衣领的风 。香囊里有朱砂、雄黄、香药,用丝布外包,清香四溢,五色线绳,做成各种形状,连成一束,各种形状,玲珑夺目 。通常胶囊内填充芳香中药,具有清香、驱虫、防病、防病的功能 。
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

文章插图
8、避免五毒
五月被认为是五毒(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的时候,据民谣: )“端午节,热醒五毒,不安宁 。”端午节驱五毒,旨在促进人们防病治病 。每到端午节,民间都要采取多种方式防治五毒危害 。一般在家里贴五毒图,用红纸印五种毒物,用五针扎在五毒上面,以为毒物叮死了,不能再横行下去了 。这是辟邪巫术的遗俗 。民间在衣饰上绣五毒,饼上刻五毒图案,含有驱除之意 。有的地方人用彩纸把五毒剪成图片,贴在门、窗、墙、炕上,系在孩子怀里,避免各种毒害 。
9、喝菖蒲酒
《饮菖蒲酒》是明朝的诗,来自《荆楚岁时记》 。《饮菖蒲酒》诗曰:“摘菖蒲期端阳,酿美酒送异香 。粟膏庆祝尔寿,为什么可以进入醉人之乡? ” 。
10、喝雄黄酒
喝雄黄酒是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 。雄黄酒用于驱虫五毒,小儿涂于额头、耳鼻、手足心,撒于壁间,法诸毒 。中国民间流传的《白蛇传》故事,以雄黄酒解蛇虻诸毒,呈现白蛇原形 。这个风俗在长江流域的家里很盛行 。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有什么风俗和传统?》的答疑相关内容,希望能够解决大家的疑惑,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有更多疑问,请移步至百科答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