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和尿肌酐的区别

对肾脏科室的医生来说,对血肌酐和尿肌酐这两个检测指标是非常熟悉的 。血肌酐数值可以告诉我们肾功能是否出现了问题,而尿肌酐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所患疾病的类型 。所以虽然血肌酐和尿肌酐都是肌酐,但是两者所代表的医学含义却是不同的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血肌酐和尿肌酐的区别 。

血肌酐和尿肌酐的区别

文章插图

肾内科门诊常用的检查抽血表现为血肌酐,尿检为尿肌酐 。
血肌酐意义比较大 。参考范围为小于110umol/l左右是正常的 。而尿肌酐意义不大,一般没有正常范围 。临床上测定尿肌酐一般是和尿蛋白一起检查,我们测尿蛋白/肌酐比是有临床意义的 。
肌酐分为两类,血清肌酐和尿肌酐 。正常人的血清肌酐在53—140μmoI/L 。尿肌酐主要来自血液经过肾小球过滤后随尿液排出的肌酐 。【参考值】8.4—13.25mmol/24小时尿或40mg/dl到130mg/dl是正常的 。
什么是血肌酐?
临床上检测血肌酐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那么血肌酐是怎么一回事呢?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 。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 。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j、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 。肾功能不全时,肌酐在体内蓄积成为对人体有害的毒素 。血浆肌酐的正常上限值为100微摩尔/升左右 。
血肌酐和尿肌酐的区别

文章插图

什么是尿肌酐?
尿肌酐检查可测定血液经肾滤过排出的肌酐含量 。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评价肾功能很少有帮助,但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 。其增高可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尿肌酐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
血肌酐能较准确的反应肾实质受损的情况,并非敏感指标 。因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正常人1/3时,血肌酐才明显上升 。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所以很多人当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 。
血肌酐和尿肌酐的区别

文章插图

血肌酐超过707umol/L为尿毒症,此时血肌酐积蓄在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往往会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夜间不能平躺的症状,此时最明智的选择及时适当的采取透析,将体内毒素排出体外,然后在及时的选择适当的肾脏治疗方法,修复受损的肾脏功能,最终拉长透析间隔 。
【血肌酐和尿肌酐的区别】血肌酐正常值是人为的界定值,血肌酐偏高、血肌酐上升有一种可能是肾功能损伤,肾脏出现了问题,但是单纯的血肌酐偏高还有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等 。所以当血肌酐上升时,一定要相关性的做其他关于肾脏方面的检查,以免误诊或者是延误病情 。血肌酐降低一般常见于妊娠、肌肉萎缩性病变及肝功能障碍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