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最终选择赵敏是因为,终于知道张无忌为什么选择赵敏了-

没有选定最终配偶 。
世纪新修版《倚天屠龙记》中 , 金庸先生对三联版“掉笔”之后便戛然而止的结局进行了改动 。与其说是改动不如说是补述 。补述的内容是周芷若对张无忌所要求的那件“不违侠义之道”的事 。即“张无忌可以选择跟赵敏在一起 , 但是不能拜堂成亲” 。
这件事看起来比较普通 , 似乎也并不能减弱他对赵敏的那般“刻骨铭心”的相爱程度 。但细细品味下来却是无声无息、力道十足 , 十分的不寻常 。它将张无忌再次陷入了更加难以抉择的“四难”境地 , 虽说表面上并没有破坏他与赵敏的感情 , 实则是从底层破坏了张无忌的感情城防 , 又勾起了他对赵敏、周芷若、蛛儿、小昭这4个姑娘的深深回忆 , 使他经过深思熟虑回答过的那个问题变得更加模棱两可 , 不知所云 。那多年苦苦经营的“感情大厦”瞬间土崩瓦解 , 变得像豆腐那样脆弱不堪 。而张无忌自己本身 , 却陷入了“桃花源式”的空想之中 , 不禁做起了白日梦来 。

“爱我极深、很想嫁我的 , 除了芷若 , 自然还有敏妹 , 还有蛛儿 , 还有小昭……”
“谁没过错呢?我自己还不是曾经对不起人家?小昭待我真好 , 她已得回了乾坤大挪移心法 , 这个圣处女教主不做也不打紧 。蛛儿不练千蛛万毒手了 , 说不定有一天又来找回我这个大张无忌 , 我答允过娶她为妻的……”
很多人并不认可这个结局 , 认为它是狗尾续貂 , 相比于三联版“掉笔”之后的戛然而止 , 它的开放式程度明显弱了些 。留给可供读者的想象余地也缩小了不少 。但我认为金庸先生如此之写可谓用心极深 , 因为他最后一次改编之前的多年的人生经历更加深了他对“张无忌”这个人物理解与思考 , 对人生的感悟也尽数加诸于书中了 。他认为“历史并非命定 , 充满了偶然因素 , 人世也是这样” 。之前有太多他想说而没有说的话都在新修版中说出了:
张无忌天性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 , 而且越想越好 , 自然而然原谅了别人的过失 , 别人所以对他不起 , 往往也是为了爱他 。
这四个姑娘 , 个个对他曾铭心刻骨地相爱 , 他只记得别人的好处 , 别人的缺点过失他全都忘记了 。于是 , 每个人都是很好很好的……
世事主要是人为的 , 而张无忌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 , 于是 , 人人都是好人 , 人人都很可爱……
这是一次伟大的反省与升华 。
张无忌最终选择赵敏是因为,终于知道张无忌为什么选择赵敏了-

文章插图

张无忌最终选择赵敏是因为,终于知道张无忌为什么选择赵敏了-

文章插图
以上仅属我对金庸先生《倚天屠龙记》的一些感悟 , 个人看法 , 非一家之言 。好的作品总是有“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点的 , “一千个人中自然也是有一千个张无忌的” , 对于难苟之处 ,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呀!
【张无忌最终选择赵敏是因为,终于知道张无忌为什么选择赵敏了-】张无忌最后没和四女中的任何人结为夫妻 , 而是和只出现过数次的杨家后人一吹箫女 。对张无忌无所求的小昭却早已远去波斯可惜之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