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庙会的历史,庙会的起源及历史-
所谓庙会,有庙才有会 。上古时期,庙是帝王、贵族们祭祀祖先的场所 。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道教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大量寺庙、道观修建起来,慢慢地,俗语中的“庙”,成了宗教寺庙、道观的总称 。
文章插图
民国时期的隆福寺庙市 。
为了吸引信众,也为了扩大影响,这些寺庙、道观要定期组织一些宗教活动,这些活动总会吸引大量的人去参观,实际上成了一种宗教名义下的娱乐活动 。早在隋唐时期,这种活动就很普遍了 。
娱乐的开展、人群的聚集,客观上为开展商贸活动创造了市场 。到了宋代,这种宗教娱乐活动中,就加上了越来越多的商贸色彩 。
不过,“庙会”或“庙市”叫法的出现,是明代中后期开始的 。而真正意义上的庙会,也是这个时候形成的 。
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中说:“京师有个风俗,每遇初一、十五、二十五日,谓之庙市 。凡百般货物俱赶在城隍庙前,直摆到刑部街上来卖 。挨挤不开,人山人海的做生意 。”
文章插图
民国时期庙会上妇女买鸡毛掸子 。
这时形成的庙会,通常要有三个要素,一个是开展烧香磕头等宗教活动;一个是开展娱乐表演活动;再一个就是借助聚集的人群开展商贸活动 。
据明末《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那时在北京的各种庙会上,看热闹、游玩观光的人占60%,买卖东西的人占30%,而真正烧香磕头的人只占10% 。
文章插图
民国庙会的小吃摊儿 。
在明代,庙会成了大型的集宗教、商贸、游艺于一体的民间聚会 。由于聚集人数非常多,带来了很多安全、治安隐患,以至于政府不得不进行行政上的干预 。在明代,很多官方文件记录了不许越境参加庙会活动的禁令,就是这种干预的反映 。
【关于庙会的历史,庙会的起源及历史-】《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探春要宝玉出门逛去的时候时替她带些好轻巧玩意儿来,宝玉道:“我这么城里城外,大廊小庙的逛,也没见个新奇精致东西,左不过是那些金玉铜磁没处撂的古董,再就是绸缎吃食衣服了 。”探春道:“谁要这些 。怎么像你上回买的那柳枝儿编的小篮子,整竹子根抠的香盒儿,胶泥垛的风炉儿,这就好了 。我喜欢的什么似的,谁知他们都爱上了,都当宝贝似的抢了去了 。”
看了曹雪芹的这段描写,清代庙会上的各种摊位货品,仿佛也能浮现眼前了 。
除了摆摊卖货的小商小贩,各类江湖艺人也是庙会的主角 。他们各怀绝技,表演戏法魔术、杂技、武术、说唱、摔跤等等,有的艺人迫于生计,往往是兼习数业 。庙会中的江湖艺人往往会给自己安排一个时间表,把方圆百里的庙会时间记录下来,以便到处跑场 。
文章插图
民国庙会上看拉洋片儿 。
庙会也是神偷大盗们展现身手的地方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据说清朝的一位王爷爱逛庙会,有一次逛完庙会回府后,发现身上穿的马褂上的金纽扣竟全都被换成了洋火棍 。手下立刻要求衙门速速抓捕人犯,但这位王爷玩心甚重,要求衙门贴出告示,只要在下一个庙会日上,这位小偷能不被王爷发觉再把东西还回来就可不治罪 。王爷万万没想到,这位神偷在第二次庙会上,居然用手段转移众人视线,神不知鬼不觉再一次把王爷马褂上的翡翠纽扣换成了洋火棍,而且把两次偷换下的金纽扣和翡翠纽扣都塞进王爷的靴子,还给了王爷 。
过去的庙会,可不像如今只有过年期间才举办,而是一种经常性的民间娱乐商贸活动 。民国年间,北京有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土地庙、花市五大定期庙会 。土地庙会每月逢三举办,花市庙会每月逢四举办,白塔寺庙会每月逢五、逢六举办,护国寺庙会每月逢七、逢八举办,隆福寺庙会每月逢九、逢十举办 。这样,内城的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三庙每月开市六天,外城的土地庙和花市每月开市三天,整个北京城,差不多天天都有庙会 。
感谢邀请 。庙会,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 。顾名思义,庙会庙会,肯定与庙有关,与宗教活动有关 。
文章插图
它最早起源泉于中国远古时期的宗庙祭祀活动 。随着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新的内容不断充实 。
推荐阅读
- 曹操他真的姓是什么,曹操为啥姓曹-
- 地皮菜有营养吗-,地皮菜有什么营养-
- 关于思念家乡的诗句古诗大全,你知道哪些描写思念故乡的古诗请写出一首-
- 关于鲁迅的故事有哪些?
- 你听过最渣的一句话是什么,你听过最渣的一句话是什么 神回复-
- 关于家乡的风俗中秋节的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写中秋节-
- 如何静心消除心中杂念呢
- 中医如何治疗低血压
- 家庭用保姆车,适合家用的保姆车-
- 商鞅必死吗,为何商鞅必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