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桢杀安德海,丁宝桢诛杀安德海始末-
安德海,晚清时期第一位称得上“大太监”的宦官,比李莲英更得慈禧太后恩宠 。“辛酉政变”中,深居后宫不便出面的慈禧太后几乎全仰仗安德海,才得以同留守京城的恭亲王奕訢取得联系 。政变成功,慈禧太后夺得晚清最高统治权,安德海也随后成为总管大太监,宠冠朝野、权势滔天 。
文章插图
巅峰时期的安德海,可以助慈禧太后将恭亲王奕訢的议政大权轻松拿下,可以“笼络朝士,使奔走其门,权势煊赫”,甚至不将年幼的同治皇帝放在眼里,一度被时人评价为“晚清魏忠贤” 。
同治朝时期的安德海,究竟有多嚣张?我们以几个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1、《清朝野史大观》有载,同治七年冬,安德海于京城大摆宴席,大张旗鼓的迎娶娇妻,弄得朝廷上下、京城内外一片哗然 。慈禧太后非但没有出面阻止,反而特赐“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用作贺礼,嚣张模样,可见一斑 。
文章插图
2、诸多时人笔记和坊间野史,均有同治皇帝憎恨安德海,并“暗以小刀断泥人首,用作诛杀小安子模样”的记载 。高高在上的大清皇帝,也只能背地里诅咒一个宦官,安德海究竟有多嚣张,一目了然 。
3、《清实录·穆宗实录》记载了同治八年,安德海“微服”出宫时的排场:
船旁有龙凤旗帜;带有男女多人,并有女乐、品竹、调丝;船中设龙衣,男女罗拜 。这哪是“奉旨采办龙衣”,根本就是朝中的大人物南巡来了 。
文章插图
常言道:“欲要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将自己当成慈禧太后代言人的安德海,狂妄、嚣张到了极点的时候,偏偏遇上了“政尚威猛,尤励清操”的山东巡抚丁宝桢 。
同治八年八月,名为“奉旨采办龙袍”,实为“借机敛财、出宫游玩”的安德海行至山东境内,早就对安德海狂妄不法之举颇为反感的山东巡抚丁宝桢,一边命人抓拿安德海,一边紧密向同治皇帝上呈请示奏折 。
文章插图
很快,得到慈安太后支持的同治皇帝,向丁宝桢下发了这样一道谕旨:
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 。严密查拏 。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 。毋庸审讯 。即行就地正法 。不准任其狡饰 。将此由六百里各密谕知之 。从安德海被抓到被杀,前后不到五天的时间,等到慈禧太后得到汇报,再发懿旨想要救下安德海的时候,已经晚了 。权倾朝野、不可一世的安德海,临终只留下一句毫无意义的狠话——“我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徒自速死耳” 。
文章插图
以安德海素日里的不法行径,尤其是南下途中的威风张扬,能得如此下场,也属清理之中 。只是,同治皇帝在下达诛杀安德海命令的同时,还专门给丁宝桢发来了一道密旨:
【丁宝桢杀安德海,丁宝桢诛杀安德海始末-】安姓太监伏诛后,裸尸暴市,以肃宫禁而儆效尤 。用安德海这个负面典型,在山东济南地区示众就能达到以儆效尤、整肃宫闱的作用?
即使这种作用能够传播到京城地区,对皇宫中的太监们起到威慑作用,也不至于“裸尸暴市”吧?
文章插图
其实,同治皇帝要求安德海暴尸示众有着另外的深意,而且和一个秘密传闻有着直接关系 。
《满清外史》记载了这个几乎等于公开的秘密传闻:
安得海者,直隶之南皮人也 。自宫入内为阉宦,以擅吕不韦舍人嫪毐术,时那拉氏年未逾三十,得之颇欢,安得海藉是以干国柄 。安德海得宠时期,刚刚守寡的慈禧太后也正值风华正茂、需求旺盛的年龄段,于是慈禧太后变成了秦始皇的生母,而安德海则成为了拥有特殊能力的嫪毐,一段祸乱宫闱的大戏悄然上演 。
文章插图
当时的同治皇帝虽然年幼,但也有了起码的辨识能力和是非观念,“知二人所为,心耻之” 。同治皇帝甚至还专门就此事训斥过安德海,却得到了慈禧太后更为严厉的责罚,两人之间的特殊关系,昭然若揭 。
这段关于慈禧太后祸乱后宫的绯色传闻,越传越广,以致“天下共耻之” 。为了堵住悠悠众口,为了维护慈禧太后和皇室颜面,同治皇帝才下令丁宝桢将安德海暴尸示众,让天下人明确其太监身份,从根本上解释安德海和慈禧太后之间的“不可能” 。
推荐阅读
- 安禄山儿子为什么杀安禄山?安禄山什么时候被杀
- 安禄山儿子为什么杀安禄山?安禄山是谁杀死的-
- 大太监安德海?太监安德海是谁下令诛杀的-
- 港西镇丨琵琶大师刘德海纪念铜像在上海市崇明区港西镇落成
- 近代史|丁宝桢敢处死安德海,仅仅是他刚正不阿吗?其实还有人背后支持他
- 周年|上海阳刚民间音乐馆建馆10周年,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铜像落成
- 大师|琵琶大师刘德海先生铜像落成于崇明阳刚民间音乐馆
- 琵琶演奏|可曾记得《十面埋伏》?纪念已故琵琶大师刘德海,崇明这家民间音乐馆为他造了座铜像
- 安德海|北京出土李莲英墓,敲坏3把铁锤才打开,棺内景象令专家沉思
- 频琨娱乐|权倾朝野,为何到头来落得个身首异处,慈禧太后的红人安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