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哪些?

1、春节 。春节=农历新年 , 农历正月初一 , 是一年的年初 , 传统意义上的年节 。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 , 口头上也称为度岁、庆岁、正月、过大年 。春节历史悠久 , 是从古代岁首祈祷年祭祀发展起来的 。
风俗:过年用品、去尘、赏红叶、团年饭、守岁、压岁钱、拜年、龙舞舞狮、拜神祭祀、炮竹烧、烟火烧、游神赛会、年年、押舟、祈福、庙会、游击鼓、上灯酒、赏花灯等

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2、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灯节、小正月、元夕、上元节 ,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 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根据道教的“三元” , 正月十五也被称为“上元节” 。正月是农历元月 , 古人把“夜”称为“宵”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 所以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
风俗: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汤圆、猜谜、烟花等传统民俗活动 。元宵节还增加了龙灯、舞狮、高跷、旱路、秧歌、太平鼓等民俗表演 。
3、龙抬头(社日节/土地生日) ) ) ) 。
龙头(农历二月初二) , 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 , 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龙”是指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的星象 , 在每年仲春卯月(斗指东)初 , “龙角星”从东方地平线升起 , 因此被称为“龙头” 。旧历“二月二日”是“龙抬头之日” , 也是土地神的生日“日期节” 。旧历“二月二日”是“龙抬头之日” , 也是土地神的生日“日期节” 。
风俗(剃发、祭神、分肉、炮会、吃龙食(吃面名“吃龙须” , 吃馄饨“吃龙眼” , 吃饺子“吃龙耳” , 煮面、馄饨一块“龙取珠”
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4、上巳节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日 , 是汉族的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定为三月上旬巳日 , 后来固定为夏历三月三日 。上巳节由来已久 , 有历史 , 缺乏记录 。“上巳”一词最先收录于汉代文学作品中 。魏晋以后 , 上巳节改为三月三日 , 逐渐成为水边宴会、郊外游春的节日 。有一种说法认为上巳节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 。兰汤洗澡成为驱魔法术时 , 这个洗澡活动必须由专职魔女组织和指导 。
风俗(上巳节(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的“畔浴”中最重要的节日 , 人们把结伴去水边洗澡称为“祓” , 然后又增添了祭祀宴会、曲水流览、郊外游春等内容 。
5、寒食节
寒食是我国北方传统中流行的节日 , 过去没有固定的日期 , 有清明节前一天的说法 , 也有清明节前两天的说法 , 现在多和清明节一起过 。民间传说寒食节与介子推有关 , 但寒食的起源并不纪念介子推 , 而是沿袭了自古以来改火的旧习惯 , 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国” 。
风俗:因为这一天停火只吃凉的东西 , 所以被称为“寒食节” 。寒食节是我国北方流传的一个古老的节日 , 寒食节初为节 , 停火 , 只吃冷食 , 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扫、秋千、蹴鞠、牵引、斗鸡等风俗 。
6、清明节
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 , 节期为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源于古代祖先信仰和春祭礼俗 , 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 , 是自然节气 , 也是传统节日 。
风俗:清明节势利 , 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 。一是礼孝敬祖先 , 谨慎终老;二是野餐 , 亲近自然 。清明礼俗文化 , 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慎终的人文精神 。祖先祭祀仪式上谨慎追远 , 踏青郊游时享受春天 。
传统节日的风俗有哪些?

文章插图
7、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医节、天中节等 , 是前人祭拜龙祖、祈求驱魔而创立的节日 。端午节源于天象崇拜 , 历史悠久 , 由古代龙图腾祭祀发展而来 。
风俗(祈福纳祥类习俗主要有龙舟、祭龙、放纸龙等 , 邪攘灾类习俗主要有吊蒿、浸龙舟水、洗草药水、接五色线等 , 节庆食品主要有粽子、五黄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