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菊花的诗句?关于菊花的古诗名句大全
说起曹操 , 大家首先想到是《三国演义》中那个“乱世之奸雄 , 治世之能臣” 。抑或是 , 误杀吕伯奢一家 , 却仍放狠话“宁可我负天下人 , 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忘恩负义之徒 。其实 , 除去故事演绎的成分 , 单从历史文学作品中 , 我们或能窥见更真实的曹操 , 一个心怀天下 , 满腹抱负的曹操 , 一个才华斐然 , 壮志情怀的曹操 。
曹操的《薤露行》和《蒿里行》就非常充分地向我们证明了一点 , 他把诗史写到了一个高度 , 为中国的历史做了另一种贡献 , 用自己的诗成全了历史 , 也成全了自己 , 让大家对于曹操有了一个不同于以前的想法 。

文章插图
建安十二年 , 也就是公元207年 , 曹操又完成了他的文人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 , 其中两首大家非常熟悉 , 一首是《观沧海》 , 一首是《龟虽寿》 。这组诗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 是因为有两个创新 , 第一个就是组诗的发明者不是曹操 , 但是第一次使用组诗的方式来写文人乐府 , 这是曹操的首创 。第二个《观沧海》这首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山水诗 。这组诗写在曹操远征乌桓归来的时候 , 第二年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 而且这组诗的好多内容和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还藕断丝连 。这三件大事每一件都可以改变中国的历史 , 可是这三件事情又非常敏感的出现在了这组诗中 。

文章插图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 , 歌以咏志 。
《观沧海》是曹操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 写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途中 。北征乌桓 , 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大获全胜、具有重要意义的战争 。为清除边患 , 巩固后方 , 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 曹操于建安十二年八月出奇兵袭击乌桓 , 大破乌桓于柳城 。九月胜利回师 , 路经碣石 , 诗人乘兴登临 , 即景抒情 , 写下了这篇豪迈的诗章 。诗篇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 , 亦暗含了诗人削平割据、统一全国的壮志宏图 。

文章插图
开头两句“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起得很平稳 , 只说明他是站在碣石山上俯视大海 , 然而这番交代非常重要 。因为同样是观海 , 站在不同的地方(如山顶、船头、岸边) , 从不同的角度(如俯视、平眺) , 所得到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先把立足点交代清楚 , 后边的描写才有着落 , 这是一 。
第二 , 碣石并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 , 《史记》和《汉书》上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登过此山 , 而且秦始皇还曾刻石于此(1982年4月 , 辽宁省文物部门在渤海之滨、距山海关十五公里的绶中县黑山头发现了汉代“望海台”遗址 , 据考证很可能就是秦皇、汉武和曹操观海的遗址) 。试想 , 登上这样一座山去俯视大海 , 怎不格外激动呢?

文章插图
下面就接着写观海所见:“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曹操从大处落笔 , 着力表现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 。“水何澹澹”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 , 其中有惊讶、有赞美 , 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 。这两句是写大海的全景:极目远眺 , 一片汪洋 , 唯有山岛竦峙在海中 。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 。
紧接着 , 转写岛上景物:“树木丛生 , 百草丰茂” , 映入诗人眼帘的 , 是繁荣茂盛、苍翠葱茏的草木 , 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第三到六句四句连读 , 可以体味出诗人采取的是虚实相济的手法 , 以实笔写山岛草木的曳绿摇苍 , 于虚处衬托出大海的雄浑博大 。静中蕴动 , 给人以生机盎然勃发之感 。
推荐阅读
- 有姓周的吗?姓周的以前古代姓什么_1
- 有关苏东坡的诗句?苏轼心系百姓的诗句
- 有关白银的诗句?形容金银的诗句
- 有关江西九江的诗句?白居易在江西九江写的诗
- 曹操喜欢哪个女子?曹操背后的女人
- 雨天发朋友圈的句子有哪些?
- 十大增肥食物包括什么?
- 朱元璋告诉我们成功和出身没有关系?朱元璋证明了成功和出身没关系
- 有蝉鸣的诗句?描写蝉鸣蛙叫的优美句子
- 故宫有哪些景物或文物-?故宫有哪些景物特点分级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