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明代宦官擅权乱政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宦官问题,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
太监,是“宦官”的俗称 。我们看古装剧看多了,容易形成一种误解:从中国的历史有了世袭制王朝开始,宦官就得先成阉人然后入宫 。但实际情况可不是这样的,东汉之前,在内宫当值的男侍也有不是阉人的;从东汉开始,考虑到内宫女眷多,为了避免男侍出入发生不太美好的状况,才全部用了阉人 。
文章插图
而我们也知道,在古代,宦官是一股能够影响朝政的势力,甚至可以和文官集团分庭抗礼咬得你死我活,谁也看不惯谁 。东汉、唐朝、明朝是历史上宦官乱政最严重的时期,其中明朝最特别 。东汉和唐朝好歹是到王朝中期宦官才耀武扬威起来,但明朝不一样,明朝从永乐帝朱棣时期开始宦官势力就膨胀了 。
膨胀到啥程度呢?随便点几个明代宦官人名,比如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那可都是权倾朝野的人物,能决定朝廷出不出兵;能建立西厂压东厂、锦衣卫一头;能不经皇帝同意就把大臣抓起来审问,想安什么罪名就安什么罪名;能在全国范围内织起一张阉党网络,监视朝堂内外,简直和皇帝肩并肩 。
文章插图
除了不能生育后代,明朝的宦官做到一定程度那真叫一个风光,钱、权双收,就是名声不太好 。比如魏忠贤,《明史》记载了不少他的风光之事,比如一人得道全家鸡犬升天,“诏封忠贤侄良卿为肃宁伯,赐宅第、庄田,颁铁券”,比如一堆官员争着拍他马屁,“浙江巡抚潘汝桢奏请为忠贤建祠......于是颂功德者相继,诸祠皆自此始矣 。”
建祠本来是为纪念历史上有大功绩的人物,魏忠贤功绩没多少但乱子折腾了一堆,堂堂巡抚请求为他建祠,说白了,就是魏忠贤权势太大,大伙想尽办法攀附罢了 。明朝灭亡的一个主因就是内部斗争激烈,而宦官是这种斗争的主力军,但就算不看正史只看电视剧我们也能发现,清朝宦官可没明朝的那么风光啊 。
文章插图
要说起清朝宦官,也有那么几个大太监比较风光,比如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但他们再怎么敛财、受器重,也没到专权乱政的程度,还是得夹着尾巴做人 。所以说清朝对宦官的管理比较有效,他们无论如何也达不到明朝那种职业高峰,那么清朝皇帝到底怎么管这些人的?
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清朝从顺治皇帝时期开始就吸取了明朝教训,对宦官进行严格的行为管束,首先宦官是肯定要用的,但数量要减少,《清史稿》记载,顺治皇帝时期宫里宦官人数就一千多,顺治特意下诏说我看了下历史,虞舜夏商时期是不用阉人的,秦汉之后用得多了,祸乱就多了;
文章插图
所以为了杜绝这种现象,我清朝的官吏绝对不允许和内廷宦官有结交,一旦发现就别怪我翻脸无情重重责罚;顺治甚至还搞出了一块铁碑,竖在交泰殿,上面写着宦官要敢结交大臣妄议朝政,谈论官吏好坏往皇帝耳边吹风,全部凌迟处死 。
到了乾隆皇帝时期,宫里的主子多了,宦官数量也比顺治时期多了,但数量仍然限制在三千以内,可以说,从顺治到乾隆历经4代皇帝,宦官数量都不像明朝多到了几万,从人数上就限制了宦官搞风搞雨的可能,人多力量大,人少,力量自然也小,这是清朝皇帝做得比较聪明的地方 。
文章插图
再就是清朝皇帝一直在有意贬低宦官的社会地位 。康熙、雍正都说过宦官微贱,能让他们入宫“叨赐品秩,已属非分隆恩”,正所谓上行下效,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巡幸滦阳,巡检张若瀛逮着了一个不法内监,狠狠打了他一顿板子,乾隆非但没批评张若瀛,还好好夸奖了他给他升职,试想在这种引导下,太监地位得多低,能保住命就不错了,哪还能去试图干预朝政?
除此之外,清朝皇帝在管太监的制度上花了很多心思,康熙设内务府管宫廷事务,太监管理机构敬事房就隶属内务府,别忘了内务府总管大臣可不是太监,而是满族王公大臣,和珅就干过这活儿,所以清朝太监是被刻意压制的,皇帝和大臣都盯着他们,而且从权力上说皇帝和太监之间也形成了一种“隔断”,太监不可能随便跟皇帝打报告,影响大臣升迁黜降 。
推荐阅读
- 斗鱼公会怎么创建?斗鱼注资公会有哪些
- 曹操为什么杀张辽?张辽在投降曹操之前在谁的帐下
- 明初首富沈万三?明朝富商沈万三
- 曹操与曹髦的关系?曹髦被杀司马昭为什么哭
- 明朝亡于崇祯时期的原因有哪些?崇祯帝朱由检的悲剧
- 崇祯为什么不把太子送去南京?崇祯时期首辅大臣
- 朱元璋杀了徐达汤和吗-?明朝汤和为什么善终
- 为什么在冰雪覆盖的北极仍有跳虫活动?
- 扶苏如果继承皇位秦朝会灭亡吗?如果扶苏继位秦会灭亡吗_1
- 离职|3个小妙招,教会你完美离职,同事领导都满意,走好职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