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旦粮食有多少?明朝粮食产量( 二 )
站在今天,我们再看一下明朝的这项制度,具体的分析一下粮长制又有什么优点和弊端呢?
优点
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大明王朝的经济收入 。
因为运送税粮的费用全部由粮长承担,政府不用掏一分钱 。那么显而易见,由于是自己出钱,粮长在运输粮食的过程中肯定会最大限度的节省运输费用,这样一来肯定比政府出钱运输要花费的少的多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在实行粮长制以前,光是运输粮食的费用就相当于运输粮食的总价值,二者达到了惊人的一比一的比例 。
减少了普通农户的负担 。
粮长制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劫富济贫”的思想,朱元璋出身于农民,对富户具有天然的仇恨 。他让富户担任粮长,承担相当一部分的运输费用,而且缴纳大部分的税粮,这么一来极大的减轻了普通老百姓的负担,不失为一种益民之举 。
弊端
明初粮长制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朱棣迁都以后,京运的距离大大提高,从南方运到北京,遥远的路途使得运输费用比起之前提高了很多 。再就是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通过担任粮长当上大官逐渐变成了一种不可能的现实 。这么一来,就有很多粮长开始想办法逃避担任粮长,把责任开始推卸给了一些中小农户 。
富家大户仗着自己多年积累的财富,多采用贿赂官员的方式,推托责任 。这么一来,粮长本来应该由“第一殷实巨官、田余两千亩、家累巨万金者”承担;但中叶以后,由于官豪巨室的规避,却只“佥点中人之家”充当,或由“数十家朋当”,又不给补贴 。
“百千浩费,此真莫大之役 。”
粮长制也由最初的由富家大户担任,到“轮冲制”,也就是几家轮流充当粮长;然后又发展成“朋充制”,就是几家联合起来一同充当粮长 。
久而久之,粮长制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在这种转变之下,越来越多的小户因为承担不起巨额的负担而家财散尽,很多小户因为承担不起这项负担,被迫出逃,成为了流民 。富户也趁机开始兼并土地,一时间富者越来越富,贫穷者越来越穷,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
总结
粮长制度在明初的时候,确实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它先是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同时减轻了占据全国大多数人口的普通农户的税务负担 。但是随着之后国内局势的变化,占不到好处的富户开始甩手不干,负担重新回到了普通农户身上 。它逐渐变成了一项害民的政策,粮长制也因此逐渐丧失了它原有的作用 。
推荐阅读
- 明朝嘉靖帝怎么样?明朝嘉靖帝是昏君吗
- 明朝壬寅宫变?宫女为何杀嘉靖
- 明朝的皇后为什么都出自民间?明朝末代皇后
- 明朝没落的主要原因?明朝毁灭是因为什么
- 明朝的锦衣卫有多厉害?明朝的锦衣卫有多可怕
- 明朝首辅都有哪些人?明朝首辅最著名的三个
- 明朝死的最惨的功臣?明朝功臣下场
- 明朝朱棣身边的和尚?朱棣身边的僧人_3
- 明代江南的四大才子?明朝三大才子和江南四大才子
- 明朝败家子?明朝那些事儿_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