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的皇后?汉景帝皇后薄

东晋建政初期,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 。王导主政令,王敦专征伐,兄弟俩类似“张昭周瑜故事”,皇室有点跛脚 。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皇族人丁单薄,“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仅此而已 。司马睿比孙权差远了,堂堂皇帝陛下,年纪也不小了,竟以王导为“仲父”,可怜可叹!
比司马睿更为可怜可叹的,是他的儿媳妇,明帝的皇后庾文君 。《晋书列传》显示,此女也有陛下之尊称,咸和年间,“公卿奏事称皇太后陛下” 。以女性被称陛下者,前无古人,后来者武则天,比她晚了370年 。
庾文君,河南鄢陵人,十余岁时,随父亲庾琛南渡,居会稽 。一说其成长于江南,恐怕有误,永嘉五年,她已然年方二八 。当然,庾文君也确实有江南女子的风韵,《晋书》赞她“性仁慈,美姿仪”,《太平御览》赞她“令仪淑美” 。就是说,她不但容颜娇美,性格贤淑,坐卧行止,亦无一处不优雅 。
当时皇室最佳的联姻方案,应是“王与马,共枕席” 。然则庾文君太出类拔萃了,尽管她比太子司马绍(晋明帝)大三岁,元帝仍然聘她做了太子妃 。永昌元年(322),王敦以“清君侧”为由发动兵变,与江南大族沈充组成联军,很快攻下建康 。司马睿无力翻盘,只好媾和,委屈加窝火,一命呜呼 。明帝即位后,被迫给予王敦“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覆上殿”的待遇,政局稍稍稳定,便册封庾文君为皇后,“以后兄中领军(庾)亮为中书监” 。

晋武帝的皇后?汉景帝皇后薄

文章插图
晋明帝与王敦,属于冤家对头 。王敦有大功于朝廷,但是其人“心怀刚忍”、“敢肆狂逆”,仗着手中握有枪杆子,从来不把皇帝当回事儿;晋明帝颇有勇略,王敦忌惮,曾要挟元帝废太子,未能得逞 。君臣彼此不待见,明帝尚能隐忍,王敦先坐不住了,竖起大旗造反;明帝也不是吃素的,微服察看军情,亲自指挥战斗,结果,王敦病死军中,叛军也被击败 。
斯役,“流民帅”苏峻因功崛起 。
南宋的赵构曾讥笑东晋的几个皇帝苟安江南,不思进取,他固然缺乏资格,但也不无道理 。东晋君臣之间常常窝里斗,从晋元帝到晋成帝,历三代仅区区八年,流民问题尚未解决,王敦又闹过两次,哪有工夫恢复中原!晋明帝倒也想励精图治,可惜身体不帮忙,在位三载,即英年病逝 。
成帝司马衍即位时才五岁 。按惯例,要么母亲以皇太后身份出来帮衬,要么托孤 。知妻莫如夫,明帝大概其了解庾文君无心政治,也就选择了托孤,临死前任命的顾命大臣依次是:太宰司马羕,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丹杨尹温峤等 。明帝不愧谥号为“明”,确实很精明,以同族的司马羕为首辅,与大舅子庾亮一起护航幼帝,王氏家族的势力势必得到抑制 。但是,他千算万算,却始终没有算到问题会出在大舅子庾亮身上 。
庾亮极不安分,他觊觎司马羕的首辅地位,私下里联合同样不甘心的王导,二人一拍即合,剑指司马羕 。由于其时政出尚书,印把子在司马羕手里,负责朝廷宿卫的左、右卫将军分别是司马宗和虞胤,这两位也都是司马羕的人 。庾亮没辙,遂与王导商量,将皇太后庾文君推上前台 。
《资治通鉴》载曰:“群臣以帝幼冲,奏请太后依汉和熹皇后故事;太后辞让数四,乃从之 。”那么多顾命大臣都健在,有必要效法邓绥吗?庾文君丝毫没有权力欲,只想安安静静的过日子,拗不过大家的“好意”,勉为其难,临朝称制,发布的第一道诏书:王导录尚书事,与中书令庾亮共同辅政 。谁在背后搞鬼,不言而喻 。事已至此,司马羕只能下野,其马仔也相继换了岗位 。
庾亮做的最蠢的一件事,就是解除苏峻兵权,征为大司农 。苏峻原本并无反意,曾上表曰:“昔明皇帝亲执臣手,使臣北讨胡寇 。今中原未靖,无用家为,乞补青州界一荒郡,以展鹰犬之用 。”但是庾亮一根筋,不给任何商量的余地,逼得苏峻闹了心病,终于决定不再给朝廷打工了 。
【晋武帝的皇后?汉景帝皇后薄】咸和三年(328年),苏峻率领军队攻占建康,“纵兵大掠,侵逼六宫”,估计没少祸害女人 。女陛下庾文君也遭遇到惊吓与骚扰,愁死了 。“后见逼辱,遂以忧崩,时年三十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