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论读书笔记摘抄 国富论读书笔记
文章插图
国富论札记(节选自国富论札记)
1.一个国家公民每年的劳动是他们每年消费的所有日常必需品和便利的来源 。这些必需品和便利品要么是国内劳动力的直接产品,要么是用这些产品从国外购买的商品 。
2.无论一个国家的土壤、气候和面积如何,其公民的年供应量必然取决于两种情况:第一,一般来说,这个国家的公民在使用劳动力方面有多熟练、熟练和有判断力;第二,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和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之比是多少?
3.生产力的最大提高,以及在使用劳动力方面更高的熟练程度、技能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 。
4.在可以采用分工过程的地方,一旦采用分工,劳动生产率就会相应提高 。各行业的分离似乎是由于分工的优势 。
5.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业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各个行业的分工一般会达到很高的水平 。
6.信息资源网络 。有了分工,同样数量的工人可以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原因有三:第一,工人的技能因为专业化而日益提高;其次,从一份工作换到另一份工作通常需要很多时间 。有了分工,这种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第三,信息资源网络中许多简化劳动、减少劳动的机械发明使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人的工作 。
7.在一个政治开明的社会里,正是由于分工,各行各业的产出大大增加,才造成了最底层人民的普遍富裕 。
8.没有成千上万人的帮助和配合,一个文明国家的低贱人民,即使是以我们误以为的舒适简单的方式,也无法获得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
9.分工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将导致普遍繁荣,并希望利用它来实现普遍繁荣 。这是一种人类倾向的缓慢而渐进的结果,它不以这种巨大的效用为目标,即相互交换所需的商品、物物交换和交易 。
10.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帮助 。如果我们想完全依靠别人的帮助,那肯定不行 。如果他能激发他们的自我兴趣,使之对他有利,并告诉他们为他工作对自己有利,他就更容易实现自己的目标 。
1.每个人都必须能够用自己不能消费的剩余劳动产品去换取别人需要的剩余劳动产品 。
12.如果人类没有互相交换需要的商品、物物交换和交易的倾向,每个人都必须亲自生产自己生活中的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每个人的任务和工作完全不同,那么工作差异所带来的人才的巨大差异就不可能存在 。正是这种交流的倾向,使得各个专业的人才显著不同;也正是这种趋势使这种区别变得有用 。
13.分工是由交换能力和分工程度引起的,所以总是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换句话说就是受到市场的限制 。如果市场太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一辈子专攻一门生意 。
14.一旦分工完全确立,自己劳动的产物只能满足自己欲望的极小一部分 。他的大部分欲望必须通过用他不能消费的剩余劳动产品换取他需要的其他人的剩余劳动产品来满足 。所以,所有的人都要靠交换才能生存,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商人,而社会本身,严格来说,也就变成了商业社会 。
无论在哪个国家,由于各种不可抗拒的原因,人们似乎最终决定用金属代替其他商品作为媒介 。金属不易磨损 。与其他任何商品相比,它都配得上颜色 。而且,它不仅有很大的耐用性,而且可以任意分割,没有任何损失,分割后可以融化成原来的形状 。这种性质在所有其他耐用品中都找不到 。金属的使用,有两种极大的不便 。首先是称重的麻烦;第二是测试的麻烦 。
16.支配商品交换价值的原则:第一,交换价值的真正衡量标准是什么,换句话说,所有商品的实际价格是多少;第二,构成真实价格的部分有哪些;第三,是什么使得上述部分或全部价格有时高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有时又低于其自然价格或普通价格?换句话说,商品的市场价格或实际价格有时无法与自然总价格相吻合的原因是什么?
17.价格或其劳动价格和货币价格,一个人是穷是富,取决于他能在多大程度上享受生活的必需品、便利和娱乐 。
18.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尺度 。任何一件物品的真实价格,也就是为了得到它而实际付出的代价,就是为了得到它而付出的辛苦和麻烦 。这是劳动力的初级价格,也是最初用来购买所有商品的价格 。
19.虽然劳动是所有商品交换价值的真正衡量标准,但所有商品的价值通常不是由劳动来估计的 。用另一种商品可以购买的数量来估计一种商品的交换价值,比用这种商品可以购买的劳动数量来估计更为自然 。
推荐阅读
- 记事优秀作文600字 记事作文600字
- 我学写作文的小故事?学写故事的作文_1
- 心里有你就是温暖作文?心里有你就是温暖文案
- 世界读书日内容怎么写 世界读书日手抄报内容
- 汤姆索亚历险记好句摘抄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书笔记
- 格列佛游记的读书笔记摘抄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
-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读后感?文明要从小事做起的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
- 描写读书的优美诗句?关于读书的诗句大全集?小学
- 计算机序列号丢失不用怕 笔记本电脑的序列号在哪里
- 教师读书心得《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教师读书心得《致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