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手下将领?徐达之死正史( 二 )


朱元璋采用刘伯温的计谋,果真大胜陈友谅 。
朱元璋是古代人,不能够用现在的看法去看朱元璋 。在朱元璋看来,刘伯温这个人不但腹黑,而且还会观天象,提前预知未来,这样的一个人是不得不防的,要是让他有权利又有威望,他要是有一天打起君王的主意,想想都可怕 。
徐达为何居于李善长之下?
徐达是朱元璋帐下的第一大将军,这个第一大将军是公认的,当时是公认的,现在也是公认的 。
徐达一生历经百战,仅一战失败,这一败就是土剌河之败,损失一万多人马 。其实这一战也并不能说是失败,毕竟到最后也得以撤退了,主力并没有受到损失 。
徐达一生当中最高光的时刻就是洪武元年与常遇春一同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肃清山东,肃清河南,攻破元大都,将元顺帝赶出长城以外,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
朱元璋对徐达的评价可以说是众将第一 。
朱元璋评价徐达:“徐达手下的将领、士兵们一看到徐达就跟看到神明一样,也因此徐达的命令将领、士兵们无一不顺从 。”
一位大将军统领的士兵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甚至上百万,这些士兵们有各自的想法,有各自的思想 。而从朱元璋对徐达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徐达能够将这些士兵的想法、思想统一,可见徐达的恐怖 。这正是对一位将军最肯定的评价 。
如果单单是只擅长统兵,估计朱元璋是不会对徐达有这么高的评价的 。徐达除了擅长统兵之外,还有一项优点,那就是“洁身自好,珍惜羽毛” 。徐达征战三十余年,从未屠过城,反而每攻克一城都会命令手下不能够对当地百姓造成骚扰行为,对于城中的财宝、美女,徐达都进行封存,请示朱元璋后再动用 。
徐达不但有将才,而且有将德 。
就是徐达这么优秀的人,为什么朱元璋不将他列为公爵第一,而是将李善长列为公爵第一?
打仗什么东西最重要,估计有很多人会想到当然是将军最重要,如果没有一位优秀的将军,有再多的士兵,那也是白搭 。但事实是粮食最重要!如果没有粮食,不管将军多么的优秀,士兵多么的勇猛,都是白搭,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 。
而李善长管的恰恰就是后勤 。
朱元璋的天下是一个地盘,一个地盘,打出来的,而这些地盘一打下来就要治理,而主要负责治理的人就是李善长 。
地方上该收多少粮食,这些收上来的粮食又该怎么样分配,这些问题基本上都由李善长解决 。难得可贵的是李善长在收粮食,分配粮食方面从未出现过问题,起码史书上没有记载 。
朱元璋打天下期间粮食出现问题的情况寥寥无几,而这些肯定是要归功于李善长 。
朱元璋曾多次离开首都应天府到前线亲自指挥将领作战,而这时负责镇守后方的重担就落到了李善长身上 。
朱元璋亲自到安丰去救刘福通时,镇守后方的是李善长;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决战”,镇守后方的还是李善长;鄱阳湖决战之后,朱元璋亲自扫除陈友谅在湖北的最后一点残余势力,镇守后方的依旧是李善长 。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李善长是一个能让朱元璋没有后顾之忧的男人 。
最重要的一点是,李善长有着刘伯温、徐达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默默无闻 。刘伯温时不时就提出高于朱元璋的计谋,这让朱元璋感到自己很无能,威严受到威胁;而徐达天天打胜仗,功高盖主的意味很浓 。只有李善长默默的在背后打理着一切,让朱元璋很舒服 。
在徐达与李善长的对比之下,朱元璋理所应当的将李善长封为第一公爵——韩国公 。

徐达手下将领?徐达之死正史

文章插图
总结
徐达不是公爵第一很正常,但是刘伯温被封为伯爵却是相当的不正常,基本上从这里就可以预见朱元璋日后屠杀功臣的行为 。徐达相当于汉朝的韩信,李善长相当于汉朝的萧何,而刘伯温则相当于汉朝的张良 。
朱元璋面对刘伯温这样的有功之臣,却仅仅封了一个伯爵,而之所以封为伯爵,就是因为刘伯温过于精明 。因为一个人精明,朱元璋就不肯给予与功劳等同的爵位,可见朱元璋对众臣都有着顾忌的心理,生怕众臣心里打他的主意 。朱元璋这种顾忌的心理,随着一天一天过去,也一天一天严重,因此爆发了恐怖的杀戮行为,只要杀光了,就不用顾忌了 。
估计这也是为什么刘伯温功成之后就一心想着身退的重要原因 。但无奈的是,刘伯温到最后硬生生的被朱元璋从老家青田拉回南京,最后在朱元璋的授意下,死在政敌胡惟庸的手中,不得善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