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魏征的诗句?形容魏晋的诗句( 二 )
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
知人论世,斯为得之 。魏延有错,但无反骨,事去千载,言之慨然而又枉然 。
且考诸史籍,只见其忠义双全、勇略过人,而无叛蜀之迹 。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魏延桀骜不驯的性格和骄傲粗鲁的脾气,导致在关键时刻被人诬以谋反,终惨遭灭门之祸 。
正如蜀人杨戏著《季汉辅臣赞》中云: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 因此我们说魏延脾气固然偏激,但在政治上他绝对忠于蜀汉政权,毫无叛蜀之迹 。
有问题的只是他性格上的“不协不和”,才导致其身死族灭 。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魏延所谓的“叛蜀”之说 。
二、心存汉室,足见其忠 蜀将魏延是先主刘备最为欣赏和看重的名将之一,也是第一批随刘备西入益州、力定巴蜀的功勋之臣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就曰:“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 。
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战有功,迁牙门将军 。”可见,在刘备西取益州的战争中,魏延多次力战有功,从军队的基层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以致最终完全取得先主之信任,将镇守汉中的重任交给他 。
《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就曰: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 。先主及拨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
在当时,汉中是蜀国的最前沿阵地,得汉中,可不仅可北争关陇,而且还能南蔽巴蜀 。正如杨洪对诸葛亮云:“汉中则益中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
(《三国志?蜀书?杨洪传》) 。蜀将黄权亦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 。”
(《三国志?蜀书?黄权传》) 。清人顾祖禹曰:“汉中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 。”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 。曹魏若是占领汉中,将严重威胁巴蜀 。
当时蜀汉的五虎上将俱在,有“绝伦逸群”的关云长、“雄壮威猛”的张翼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的马孟起、“老当益壮”的黄汉升及“智勇双全”的赵子龙 。但先主却把这肩关益州安危的重任交付于魏延,足见其知人善任,对魏延是绝对信任的 。
故在大会群臣之际,试问说:“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 魏延气干云霄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 “先主称善,众威壮其言 。”
可见其忠义双全、勇略过人 。但魏延也不辜所负,在他镇守汉中的十五年里,曹魏从末越过汉中半步 。
直至蜀汉后期姜维调整军事部署,采用诱敌深入之术,最终被魏将钟会长驱直入,导致蜀汉的直接灭亡,深为后人叹惜不已,如郭允蹈就在《蜀鉴》云: “蜀之门户,汉中而已 。姜维之退屯于汉寿也,撤汉中之备,而为行险侥幸之计,则根本先拔矣 。
异时钟会长驱直入,曾无一人之守,而敌已欣然得志 。初不必邓艾之出江油,而蜀已不支,不待智者而能见 。
呜呼,姜维之亡蜀也 。” 以此观之,在蜀国灭亡的后期阶段,若诸葛丞相遗命让“攻守兼备”魏延统军汉中、北进中原,魏国终不能越雷池半步,蜀汉政权也不会在很短时间内灭亡,可历史不容假设 。
反观诸葛遗志的继任者姜伯约虽“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 。”,但终因其才疏学浅、难堪重负 。
4.关于魏延的
魏延之忠心日月可鉴,在《三国志》中记载得很清楚:“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
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本指如此 。
不便背叛 。”然而在《三国演义》中,魏延却写成了脑后生反骨,天生就是要造反的 。
作为当年被刘备亲手提拔上来的牙门将,魏延很快就证明自己的才能 。只可惜魏延在刘备手下时间短,在诸葛亮手下时间长 。
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时,魏延曾经 进献过“子午谷奇谋”:“让诸葛亮分拨自己一万军队出子午谷,夺取雍州长安和潼关,诸葛亮自祁山攻雍州,然后异道会于潼关 。”可以说这时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使不能一举统一大业,至少有望将雍州并入蜀地 。
当时魏国派驻边防的安西将军夏侯楙乃曹操女婿,"素无武略","又多蓄妾",因着与魏文帝曹丕的关系才获得这一荷守一方重镇的职位 。魏延看准此一机缘,遂大胆向诸葛亮提议道:"给我一万人,自带粮草,循秦岭以东疾进,不出十日可到长安 。
推荐阅读
- 调理卵泡的食物都有哪些?
- 卵巢腹水怎么办?
- 小老鼠吹哨子的故事读后感?小老鼠吹哨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形容夜的唯美诗句?关于夜色的唯美古诗词
- 对幼儿园老师表扬的话?表扬幼儿园老师的话简短
- 怀孕了下面流水
- 骨盆底肌的作用是什么?
- 得了霉菌可以怀孕吗
- 怀孕了小便疼
- 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