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为什么不打清军_1

【左良玉为什么不打清军_1】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左梦庚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吊死于煤山之上,历国两百余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灭亡 。之后随着清军入关,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并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建立政权,是为南明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福王朱由崧(就是那位被李自成做成福鹿宴的朱常洵之子)被四镇拥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弘光政权 。朱由崧即位后,加封手握重兵的四镇将领黄得功、高杰等为高官,并封据守要地武昌的左良玉为侯,把长江上游的事专门委托给了左良玉,不久又加封他为太子太傅 。左良玉由此成为了南明政权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立场也将直接决定着弘光朝的命运 。

左良玉为什么不打清军_1

文章插图
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 。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明末户部尚书侯恂提拔,侯恂在辽东时推举他做了副将,左良玉带队在松山、杏山下与后金作战,战功赫赫 。后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不断扩大部队,日益骄横跋扈,拥兵自重 。彼时天下大乱,各地农民军蜂起,官军剿不胜剿 。手握军队的明朝将领们为了扩大势力也纷纷“养寇自重”,因为剿不完造反的乱军才能源源不断的得到朝廷拔发的粮饷补给 。左良玉收留了很多投降过来的将领以便扩张自己的势力,地方督抚大员以文书征调他的军队,他也不准时应征,渐渐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他要用手中的军队和朝廷谈价码 。
崇祯十三年(1640年),督军杨嗣昌荐左良玉有“大将之才,兵亦可用”,拜为平贼将军 。其后,左良玉在川陕交界的平利一带与张献忠遭遇,张献忠大败,左良玉因此加太子少保 。杨嗣昌虽拜左良玉为平贼将军,但之后的相处中让他觉得左良玉此人傲不可用 。在川陕一战中,杨嗣昌命令左良玉堵截农民军,左良玉袖手旁观,杨嗣昌九檄左良玉,左良玉仍置之不理,此举致使农民军大胜,杨嗣昌一气之下汤水不进而亡 。崇祯十五年(1642年),侯恂为督师发帑五十万犒赏左良玉所属部下,左良玉与李自成会战于朱仙镇,左良玉大败,退至襄阳,到九江后拥兵二十万观望自保 。之后左良玉出战大败占领武昌的张献忠,收复武昌 。也就是从这时起,重镇武昌成了左良玉的势力范围,朝廷的令旨已经调不动这位割据一方的军阀了 。到了崇祯帝死后,弘光政权建立,朱由崧封据守要地武昌的左良玉为侯,把长江上游的事专门委托给了左良玉,左良玉这时拥有八十余万兵力,号称百万,其势力之大有明一朝所未有 。左部官兵每年春秋时节在武昌的各座山头上操练兵马,其声势之大,数里之外皆闻 。
左良玉为什么不打清军_1

文章插图
然而拥有如此众多的军队,左良玉想的不是收复中原,抵抗清兵,而是和弘光朝内的马士英、阮大铖为争权夺势展开内斗,弘光帝即位仅数月之后,左良玉就发布檄文讨伐马士英,从汉口到蕲州,排列了二百多里长的军舰,浩浩荡荡地顺江东下,并强留总督袁继咸随军 。也许是天不假年,也许是天日昭昭,大军开拔后不久,左良玉就在座船中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各位将领秘不发丧,共同推选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军主 。此时的弘光朝已经到了形将覆灭的时刻,清军已经攻克扬州,自瓜洲渡江直逼南京,手握数十万军队的左梦庚不去救援南京,反而不战而降,带着部众向清豫亲王多铎投降,左梦庚之后率部助清军平定江南,以功授一等精奇尼哈番,后病死 。乾隆十一年,定封其一等子爵,谥“庄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