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代帝王简历?宋朝首都在哪里_2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朝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
我们知道,名著《水浒传》中有108条好汉,除了林冲、董平、花荣、秦明、呼延灼等人算是军方出身之外,大部分好汉都出自民间 。而且这些民间好汉在某些领域还有冠军级表现,比如:卢俊义的枪法、武松的双刀、李逵的神力、燕青的相扑……
一个疑问自然滋生:大宋朝“崇文抑武”,民间哪来那么多大侠好汉?符合史实吗?
答案是:完全符合 。
其实不光《水浒传》,金庸、古龙等武侠大咖们创作的时代背景也喜欢选择宋朝 。这是因为宋朝有一个特殊的民间组织——弓箭社 。
一、弓箭社的诞生
“弓箭社”这名字,有点像咱今天的射击馆,给人一种射箭组织的即时感,但实际上,这里是综合演武场,不光有拉弓射箭,除了铠甲盾牌、火筒火炮等管制品之外,刀枪棍棒、斧钺钩叉在这都不鲜见 。弓箭社的演武项目很多,有“使拳”、“舞斫刀”、“舞剑”、“舞蛮牌”,还有“射弓”、“乔相扑”、“射弩”、“使棒”,总之,这里就是一个实战格斗培训场 。
而要论弓箭社的诞生,可以上溯至唐末、五代时期:这个时代,不但各路豪杰轮流称雄,甚至还有异族武装各种乱入,兵痞、流氓、土匪更是一时盛景,九州百姓只能用饱受涂炭来形容,这是一段“亡、百姓苦”的真实历史 。
正是基于当时几乎无政府的现实,民间武装组织弓箭社应运而生:每家每户出一个男丁,参与弓箭社,他们正常形态是“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器甲鞍马,常若寇至”,意思就是,可别小瞧这里“民朝黄土背朝天”的小老百姓,这些人随时能抽刀子玩命!

宋朝历代帝王简历?宋朝首都在哪里_2

文章插图
这个模式,很有点像三国时代的军屯制,只不过军屯成员本质是士兵,而弓箭社成员本质是农民 。
这种组织对付大批量的正规军或许不行,但对付土匪、流寇,那还真够他们喝一壶的 。
等到赵宋时代,由于自家是武将夺权立国,所以在宋朝初年,弓箭社属于严格防范的非法组织 。
只不过,行政命令永远抵不过现实需求:当时的天下,除了宋国之外,北方还存在着一个庞然大物——契丹 。而且由于缺少长城防线的阻隔,契丹骑兵时不时就南下打个草谷,一路顺风,开心快乐,简直就是娱乐锻炼 。而大宋的部队,却很难做到快速反应 。这种现实需求之下,宋辽边境区域(河北、山西一带)的弓箭社只能重新组建(其实从未消亡),至于行政禁令——你当权者好意思提吗?
尤其在澶渊大战之后,宋辽双方的主旋律已经成了——和平,为表诚意,双方在边境线上大玩裁军行动 。不管私下有啥小摩擦,正面的军事冲突那是不行的!那维持治安靠啥?正是弓箭社!
此后,西夏又强势崛起,弓箭社的存在就更具现实意义了 。尤其韩琦、庞籍主政西北的时候,正规军不够用咋办?弓箭社啊!边境领土有多广袤,弓箭社组织就有多庞大!仅当时的定、保二州(今河北正定、保定一带),就有 弓箭社五百八十八社,六百五十一伙,共计三万一千四百一十一人 。到了此时,当年的行政禁令,已经形同废纸,弓箭社成为政府默认的武装组织 。
而到了元祐8年(1093年),在定州管事的苏轼,干脆上书要求“复置弓箭社”(奏议乞复置弓箭社及修订条约),从此,弓箭社从默许状态正式被摆到了台面上 。
此后,宋朝官方,甚至给保州、定州这一带老百姓松绑:免除租税,安安心心种田练兵!
二、弓箭社的战斗力
那这种农民武装战斗力怎么样呢?堪比正规军!单兵作战能力甚至更超正规军 。举个例子:
南宋初年的钟相、杨幺起义军就是由武装平民搞起来的,别看都是一帮没经过正规训练的农民军,可是打起仗来,那是毫不含糊 。不但有数丈高的车船,而且船上精锐战士“各执雁翎长刀,光彩夺目”,且“战船有车船、浆船、有海鳅头 。军器有弩子,有鱼叉,有木老鸭,弩子、鱼叉短兵所不能敌 。”在与官军交锋中,表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 。
数次打退官军的围剿,直到岳飞到来 。
宋朝历代帝王简历?宋朝首都在哪里_2

文章插图
此外,弓箭社这地方,还盛产猛人!
比如:有“王夜叉”之称的王德,当兵之前,就在弓箭社习武 。后来被招入伍,归到了姚古部下 。金军入侵时,姚古派他去侦察,结果他跑去带回一名金军头目的头颅,随后,又带着16名骑兵直入隆德府,活捉了太守姚太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