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强行撤藩?康熙削藩是正确的吗( 三 )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如果在削藩的时候鳌拜还活着,绝对不会出现这种状况 。就像当年多尔衮挺进关内一样,虽然当时清军并不是很强,但是因为有多尔衮这个统一领导,因此清军八旗大家都奋勇争先,很快多尔衮平定中原,定都北京 。那么,如果当时康熙不是急急忙忙扳倒鳌拜,让鳌拜出来平定三藩,有个统一领导,清军有了主心骨,会不会打得更顺畅,不再那么惊心动魄呢?这个话看起来确实很有道理,但是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其实还是存在争议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康熙为什么强行撤藩?康熙削藩是正确的吗

文章插图
一、鳌拜并不能团结八旗军
鳌拜和多尔衮不一样,鳌拜绝对不是一个有大局观的合格领导 。当年多尔衮与豪格争皇位,多尔衮在处于不利局面的情况下,最后却能摆平各方,同时还能牢牢地掌控权力,可见他的性格是比较宽厚的,大局观念是比较强的 。而正是因为他这种处事方法 。因此,就算八旗军中很多并不是他的派系,但是大家都比较听他的招呼 。
但是鳌拜却不同 。鳌拜虽然强势,但是,他没有大局观,只一味地追求自己的小利益 。“换地风波”就是鳌拜为了镶黄旗、正黄旗的利益,强行和正白旗、镶白旗换地 。而且,为了独掌权力,得罪了德高望重的索尼,又给苏克萨哈罗织罪名,把他搞死 。可以说,鳌拜这样强势不讲团结的作风,已经在八旗军中制造了很大的矛盾 。留下他指挥平定三藩,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 。
二、鳌拜和康熙一山不容二虎 。
鳌拜是个强势的人,康熙本身也是个强势的人 。“三藩之乱”爆发,就是康熙强行削藩的结果 。如果不是把吴三桂等人逼到了绝路,吴三桂可能还不会马上造反 。当时就有人给康熙提出,是不是采用更加柔和的办法,但是康熙不听,强行撤藩,因此才引发动乱 。由此可见,康熙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个十分强势的人 。
康熙是强势的人,鳌拜也是强势的人,康熙又对鳌拜不太信任,由他俩来指挥削藩,面对那么复杂的形势,肯定会遇到意见不统一的时候,那样一来,听哪个的呢?高层意见都不统一了,这仗还怎么打呢?
三、鳌拜掌控兵权会引发新的动乱 。
鳌拜如果不除,会不会造反夺了康熙的皇位呢?有人说不会,因为鳌拜对康熙忠心耿耿 。但是,要知道,鳌拜的忠心耿耿,是在皇太极能够绝对控制局势,同时鳌拜的权力并不大的时候 。到了康熙当皇帝的时候,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法,鳌拜已经掌控了绝对的权力 。这时候,他的野心已经膨胀起来 。同样的,我们从“换地风波”就可以看出,鳌拜的野心已经膨胀起来 。在康熙当皇帝后,鳌拜根本就不把康熙放在眼里 。当康熙不听他的意见时,他竟上前对康熙终日吼叫,最后威逼康熙听他的 。
如果康熙不杀他,把兵权交到他手里 。那么,可能三藩还没有平定,大清王朝的皇位已经易主了 。所以,康熙留着鳌拜来平定三藩,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