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词有什么特点?词是在宋朝产生的_1( 二 )
文章插图
杜甫的《佳人》恰好与蒋捷的人生如出一辙,于是,蒋捷创作櫽括词《贺新郎》,不仅抒写了自己的幽独与坚贞,而且深沉地表现了自己的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 。此外,徐鹿卿在其櫽括词《酹江月元夕上秘丞》的词序中说:“……属吏徐鹿卿偶得周旋其间,思有以写父老之所欲言而不能言者以为公寿 。顾其词语浅薄,不足发越,乃杂取东坡先生上元诸诗櫽括成酹江月一阕,与邦民共歌之 。”
从这段词序中,我们可以看出是因为“欲言而不能言”,没办法出色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采苏轼的《上元》诸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从这些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出:正是这类文学经典作品之中蕴含的深厚情感,使词人思想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词人才选择通过櫽括词来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并能从中获得情感的纾解与释放 。
其次,这些被櫽括的原篇作品成功的艺术美引起了词人的欣赏和追求 。例如韩愈的诗《听颖师弹琴》,诗人通过一系列形象鲜明的比喻,借助实在可感的物象,将很难捕捉和形容的声音,精妙细微地描摹出来,并且透过听者感受的变化,进一步描述了乐师的琴技之高,乐声的感人之深,笔法精妙独到 。苏轼称赞这是一篇“奇丽”的诗篇,并以其为原篇创作了櫽括词《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
文章插图
词的上片正面描摹了乐声的变化百出,极写抑扬顿挫之美;下片写听者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乐师的琴艺高妙 。相比而言,韩诗高雅,苏词飘逸;韩诗醇厚;苏词灵动,二人都章法奇诡,富于变化 。
又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写头戴箬笠身穿蓑衣的渔翁,在斜风细雨中欣赏山前白鹭及桃花流水的隐逸生活,词意清丽 。苏轼认为“玄真子渔父词极清丽”,于是他从自己的艺术感受出发,取其意櫽括成《浣溪沙》一词 。黄庭坚看后,击节称赏,也櫽括了一首,清新质朴,寄情于景,显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渔歌图 。从这类櫽括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对其所櫽括的原篇的艺术美有着深沉的向往和浓郁的感情 。
此外,还有一类作品,词人对其的櫽括并不是出于极端欣赏之情,而是原作激发了词人的诗兴,借其情节而熔铸己意 。例如苏轼的《洞仙歌》(冰肌玉骨),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作品 。与原作相比,词中有情节,有顿挫,有起有转,有开有合,甚至有问答,经过词人的重新演绎,大大增加了原作的审美性,拓展了原作的意境 。《洞仙歌》中“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的感慨,闪烁着苏轼独特的哲理之光 。人们常常在现实的缺憾中,追求一种想象的美丽境界 。
文章插图
而美好的东西往往又转瞬即逝,如此无奈的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因此时不待我,与其在幻想明天的美好中度日,不如把握住现在 。只有东坡式的经历,才能发出如此的感慨 。《如梦令》中“绿肥红瘦”的结果也把词人敏感而细腻的心描绘得淋漓尽致 。这正是此类词作高于原作之处,它们突破了原作中单写艳情的小圈子,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广和富有理性的思想境界 。
结语
总之,借用他人的作品櫽括为词章,是符合艺术规律发展要求的 。这种创作活动完全符合马克思所揭示的艺术活动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指出,人类在从事历史活动时,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活动 。而是以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作为前提的 。
文学上的道理也一样,作家、艺术家常常请出文学史上诸多有名的人物,借用这些响亮的名字,“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世界的新场面 。”文学史上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所创造的形象和所抒写的情绪都具有典型性,因此在辗转流传的过程中,容易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并深入人心 。
文章插图
对于这类作品,在保持它“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和“语言”的前提条件下,根据现阶段的时代需要、社会生活,加以取舍、改造,赋予新的内容、意境和形式 。这样,在原有的读者群中,就会与大家产生似曾相识的感受,于是更易于被接受和传播开去 。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 威刚ddr4 16g 3000?威刚8g ddr4 2400内存_1
- 茶马古道的红茶来源,茶马古道的地理特点
- 红茶的香气类别,普洱茶和红茶的性质样吗
- 办公室杯红茶,玻璃红茶器
- 帮东古树红茶,乌龙茶和红茶的发酵有何区别
- 大红袍跟红茶的区别,大红袍跟祁门红茶区别
- 红茶的分类品种及特点,红茶风靡
- 红茶放多久喝,喝普洱的看不上喝乌龙茶的
- 滇红茶茶厂,滇红茶十大品牌
- 翡翠|翡翠价格太高?其实翡翠本身的价值,是值得这个价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