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中的非遗?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_1

【年味中的非遗?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_1】春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 。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京、达斡尔等民族都会过此节 。虽然过的是同一个节日,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间都会有着本民族或本地区关于春节的一些特有民俗 。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日前,文旅中国采访了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陈华文,与他来聊一聊春节民俗相关话题 。

年味中的非遗?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_1

文章插图
陈华文(受访者供图)
文旅中国: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能否介绍一下春节的由来?
陈华文:春节也叫过年,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除汉族外,还涉及几十个民族 。春节是在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重要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一是,我们的古人对于以太阳为基准的天地时序变化的观察 。在这一观察过程中,形成了一年回归的观念,这就是四季或十二个月不断轮替 。而且,这种轮替在时间上几乎是固定的,因此,形成了文化时间观念:把太阳回归划分为四季、十二月,进而后来形成了二十四节气文化 。它一方面是农耕社会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指导农耕社会的各种生产和生活 。
二是,因为天地变化且轮回 。自然在这种变化和轮回中,不断生长萧条、死亡并重新生长 。这种过程引发了古人对于自然,首先是对于太阳等的崇拜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春节等节日文化,就源于对于自然的崇拜,是原始信仰的结晶 。
三是,由民间和官方在特殊时期形成的一种地方文化的不断累积和传播造成的 。崇拜和庆贺(狂欢)往往是相结合的,开始是娱神,后来在娱神的同时,也娱人 。于是,在一个相对于自然萧歇的日子而进行娱神的感恩式的庆贺,逐渐形成了以感恩和庆贺为主的节日习俗 。后来,权力介入,在时间控制的背景下,固化了政权范围内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于是,春节之类的节日,就成了一定范围内奴隶制国家、诸侯国或国家政权的文化 。而政权一经更替,相关的文化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因为,时间确定的权力是属于君权的一部分,这一点从西周之后,在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春节时间的变动,就可以证明 。
四是,时间制度相对成熟之后,民众创造的春节文化也非常丰富 。因此,一个根据在春天回归后,第一时间开始庆贺的节日,就被固定下来并逐渐地丰富,包括不同区域民众对于庆贺的相互传播和影响,从而成了几乎是中华民族共同认同的春节 。当然,以上是学术界对于春节的观点 。

年味中的非遗?春节是民俗,更是中华文化_1

文章插图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春节由来的故事,大家可能会更加关注 。全国各地有许多包含着美好愿望的不同故事,而最有影响的是,关于“年”是一种猛兽的传说 。它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就会出来吃人,人们因此弄些竹木在院子里把火烧的旺旺的,毛竹还不时发出哔爆的声音 。据说“年”这种猛兽怕火和毛竹发出的哔爆声,后来就有了守岁点煹火,放鞭炮的习俗 。当时,“年”总是弄得人心慌慌,人们担心自己被“年”吃了 。后来,一位叫洪钧的神仙,把“年”制服并带到了天上,从此大家都过上了平安的日子 。于是,民众把洪钧收服“年”的日子,就当作纪念日进行庆贺,形成了过年的习俗和一系列的文化,过了这一天,就叫过年 。古人和今天的人们都在正月初一,见面后相互恭喜,恭喜什么呢?恭喜没有被“年”吃掉,现在则是恭喜发财、恭喜健康、快乐之类,它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
文旅中国:春节期间全国都会喜迎新春佳节,但春节习俗各地会有不同 。一般在春节的这一天都会有哪些传统习俗?
陈华文:春节的习俗非常丰富和多样,各地的差异是明显地存在 。这种差异,尤其是细节上的差异,简直难以概括和记录,因为,不时都会有变化 。
春节大致有哪一些共同的习俗和文化呢?我提炼了一下,主要有这么一些,当然,这是按照过年是一个过程来提炼的 。
一是,卫生习惯文化 。这方面的文化内容还是相当独特和丰富的,诸如掸尘、穿新衣服等 。掸尘是为迎接春节而进行的卫生大扫除 。俗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因此,它也是春节的前奏曲,是春节到来之前的最后一次人们住处彻底的大扫除 。之后,尤其是进入正月之后,这种扫除或卫生方式就变成了禁忌 。即使是扫地,也须向室内而不可以将灰尘之类扫出门外 。另外,如穿新衣服,它不仅是卫生问题,还包含着万象更新等具体而特殊的文化内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