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老农仿《咏鹅》写出《咏鸡》,全诗仅18个字,却斩获国家级文学奖

咏鹅|老农仿《咏鹅》写出《咏鸡》,全诗仅18个字,却斩获国家级文学奖

文章图片

咏鹅|老农仿《咏鹅》写出《咏鸡》,全诗仅18个字,却斩获国家级文学奖

文章图片

咏鹅|老农仿《咏鹅》写出《咏鸡》,全诗仅18个字,却斩获国家级文学奖

文章图片

咏鹅|老农仿《咏鹅》写出《咏鸡》,全诗仅18个字,却斩获国家级文学奖

文章图片

咏鹅|老农仿《咏鹅》写出《咏鸡》,全诗仅18个字,却斩获国家级文学奖

文章图片


有人说 , 中国是一个文人的国度 , 我认为“诗的国度”才更具体 。
纵观整个历史的发展 , 每一时期都经过诗词的浸润 , 随之形成不一样的文化气质 。 若是缺少了诗的抚慰 , 无形中就会缺少一些东西 , 但又形容不出来 。
大唐作为中华诗词的代表 , 文学大家更是不容小觑 , 最为著名的就是“初唐四杰” , 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

细数各自的才能 , 笔者认为骆宾王才是四者中的“最” , 7岁时便获得了“神童”的称号 。
有一天他在路过河边 , 看见了一群鹅在水中嬉戏 , 随即一首《咏鹅》横空出世:
鹅鹅鹅 , 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 , 红掌拨清波 。
无需任何华丽的辞藻 , 简简单单几个字 , 为人们呈现出一幅有声、有色的群鹅嬉戏画面 。 不得不说 , 这文字功底确实不一般 。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 《咏鹅》这首诗仍在被人们广为流传 。

正是因为这一点 , 导致许多人争相模仿 。 经典就是经典 , 至今没有一个“模仿者”能超越 , 一位老农却成了例外 。
他的本职是农民 , 在《咏鹅》的基础上进行了创作 , 即《咏鸡》 。 看似极其荒唐的背后 , 没想到却获得了国家级文学奖 , 这实在令人有些意外 。
民间诗人
这位老农的名字叫危勇 , 这个姓氏咱还是第一次见 。
危师傅的祖辈都是农民 , 出于家庭条件因素的考虑 , 自己只能辍学在家 。 除草打药等各种农活全部都是他的 , 只为减轻家里的负担 。

后来危勇在路边捡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 , 这也彻底点燃了他内心的文学之火 。
每天读、背 , 时不时地还会对邻居讲这些诗的背景 , 乡亲们感觉十分奇怪:挺大个人了 , 一天不务正业 , 在这条路折腾啥呢 , 好像真能听懂似的 。
听到这些“闲话” , 危勇不但没放弃 , 反而愈发来劲 。
对于他而言 , 《唐诗三百首》这本书就像是自己的“精神食粮” , 那自己有没有可能成为当代的一位诗人?

既然萌生出了想法 , 那就要大胆地去尝试 。
在一次农田干活时 , 危勇突然来了灵感 , 一首《草》创作而成:
小小野草根 , 年年除不尽 , 菜地施了肥 , 占去七八分 。
字面意思理解很简单 , 写出了草的“顽固” , 读起来很押韵 , 结合现实亦十分合理 , 这又何尝不是一首好诗?

随着年龄的增长 , 自身积累的诗词写作技巧也越来越多 。
自己在淡出农田生活的同时 , 生活也变得更加惬意 , 平时钓钓鱼、打打牌 , 时不时地就会出现灵感 , 即兴创作一首 。
乡亲们在路过危师傅家时 , 还会调侃一番:“危诗人 , 能不能为我创作一首诗啊?”
有的人是对他认可 , 有的人则是笑话 , 危师傅从来都不当回事儿 。

不过话说回来 , 一个人做一件事儿 , 旁观者必然会有不同的声音 。 支持也好谩骂也罢 , 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 , 历经世事的危师傅深知这一点 。
《咏鸡》
惬意的生活让危师傅沉醉其中 , 在朋友的建议下 , 他又养起了一群小鸡仔 。
看似一个无心之举 , 没想到“鸡”成就了自己的创作之路 。
每天看着鸡仔 , 危师傅慢慢对它们产生了感情 。 过年有乡亲们说买他的鸡 , 宰了过年 , 遭到他一顿训斥 。
或许是晚年生活的孤独 , 导致危师傅对它们的格外宠爱 。

天天看天天看 , 突然一天来了灵感 , 怎么能把“鸡”的一天给记录下来?想来想去 , 他决定在《咏鹅》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
说干就干 , 危师傅将这首诗专门抄写下来 , 开始对段落、音律等进行研究 。 天天说这首诗处于“一直被模仿 , 从未被超越”的状态 , 自己能不能打破这个先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