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毁于宦官还是东林党 东林党对明朝的影响( 二 )


明朝毁于宦官还是东林党 东林党对明朝的影响

文章插图
孙承宗作为东林全家殉国你又可曾知道?问题是就算钱谦益,顶多是没有死,对国家危害并不大,放进满清的是吴三桂,给满清做马前卒的也是各路总兵们 。军人逗投降了,甚至围剿南明比满洲还狠毒,你们却苛求一个文人,说你怎么不去死,简直就是笑话 。冯铨、孙之獬还有燕齐的一大堆士大夫当然是阉党,他们因为在明朝丧失了政治生命而转投大清国,这没有什么问题 。然而阮大铖就是东林党人啊,他是左光斗的同乡,被东林党人推入六科 。但是东林党内主流派要让更加嫡系的魏大中取代他,他一怒之下退出东林势力 。但也没有直接投靠阉党,而是回了老家 。崇祯初期阉党垮台后,他东山再起,窥伺风向,上两道奏章,一道专攻魏忠贤而另一道同时排斥所有的党派,结果替他传话的人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献了第二道,从此阮大铖被打成阉党 。但是阮大铖还在给东林办事啊,筹款给东林巨子周延儒当复相的政治献金,结果呢?被一帮复社后生赶出南都 。阮大铖分明就是被东林党内一些人“打成阉党”的政治冤案受害者好不好,所以后来才要反东林 。
马士英更是东林党人了 。他是复社巨子张溥的好友,张溥因为帮助周延儒行贿而死于东林内部倾轧之后,是他给张溥收的尸 。南都时期仅仅因为他是执政,又帮阮大铖取得了一个职位,就遭到东林人士疯狂进攻,甚至到了制造政治谣言、阴谋颠覆弘光(童妃案)、兴兵大打内战(左良玉东下)的地步 。如果说气节,太监们的气节未必更好,别拿王承恩殉国个例说事,那孙承宗全家殉国,无一投降呢?也没见谁说东林有气节啊,一个水太冷天天说……如果说治国失误,这个锅也不是东林背,文人不交税,这个是朱八八的政策,东林顶多是没有革自己的命而已,但人都是趋利避害,有几个能革自己的命?明朝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国家财政崩溃,国家动员力下降到零,再深层的原因是制度僵化,朱元璋那一套根本不合时宜了,却无法改变 。
明朝毁于宦官还是东林党 东林党对明朝的影响

文章插图
崇祯三年正月十六,户部尚书毕自严上了一篇《条议理财足用六款疏》,疏内明确提到辽饷田亩加派九厘,仍然入不敷出,需要在于九厘之外,增派三厘,北直六府则每亩加派九厘,总计增派的田亩可得银1439000余两,朱由检批复【这条议六款,着该部还同该科参酌长便,并有未尽事宜一并商确具奏 。】
阮、马的遭遇,恰恰反映出明朝的党争已经不可控制,到了内部养蛊的地步 。东林党在外没有了对手,就连自己人也要“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为此不惜发动内战,让天下沦入大清国之手 。这些事夏允彝父子看得一清二楚,可笑黄宗羲却还在山里发明什么弘光不是福王儿子的秽史 。平心而论,北都之亡,过在崇祯,不在东林,由崇祯一意孤行而灭亡;南都之覆,过在东林,与弘光无涉 。
第一:像我们一样的老百姓合起来确实代表很强的底层力量,但其实人民的眼睛并不总是雪亮的 。
第二:魏忠贤实际代表的是皇权 东林党代表的是地主官僚集团 这两者虽然都是统治集团,但在面临亡国之险时谁更关心国家 这个早有定论第三:气节是个很扯淡的玩意,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晚明需要能挽回局势的能人而不是平时高谈阔论,对时局无丝毫办法,最后只落个杀生成人的所谓君子 于谦要不是由挽狂澜于既倒的神通,只凭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是无法名垂千古的第四:鲁迅先生的史评可以参考,但你拿来当真理给这个讨论下定论就太过分了
明朝毁于宦官还是东林党 东林党对明朝的影响

文章插图
直到崇祯三年八月,兵部尚书梁廷栋上《题为恭敬九边图考,乞敕发户部与臣部悉心讲求,以复祖宗旧章》疏,提出【今日边饷之不足,确由于钱粮不完,钱粮不完,确由于民穷,而民穷之故,全在官贪 。故使贪风不除,不但加派民不能堪,即不加派,民之穷苦犹故也 。贪风一止,不但不必加派,即再加派数厘,民之懽悦犹然也 。】,于是崇祯批复【兵饷相需,全在干济得人,清厘有法,否则漏卮难塞 。至谓民穷之源由于官贪,尤切中时弊,以后外吏诛求,责成抚按,在内餽遗,责在廵城,如有违犯及容隐者,并寘重典 。其加派等事,即同户部从详确议以闻 。】再一次将田亩加派摆到台面上 。
东林党为了把熊廷弼救出来搭进去多少人啊,周朝瑞,袁化中都因为被污蔑收了熊廷弼的贿赂被活活打死在诏狱,最后熊廷弼被平反,首级能被带回家安葬也多亏韩爌等人带头上书 。熊廷弼和东林党关系密切可见一斑,甚至李棪先生的《东林党籍考》直接把熊廷弼当东林党人列入其中,居然还睁着眼睛说瞎话熊廷弼是阉党?真是可笑至极 。孙之獬妄人一个,可能是某种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的偏狭意识形态的狂信徒,在这里不做讨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