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的是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与李家有世交之谊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 。隋唐时期杰出军事家、名将,临汾郡公李诠之子 。唐太宗时任兵部尚书,因为他战功显赫,故死后封为「卫国公」,不知为何到晚唐时候,李靖渐渐被神化了 。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靖仪表魁伟,文才武略,熟知兵法 。初仕隋朝,拜马邑郡丞 。晋阳起兵后,效力唐朝 。从平王世充和窦建德,南平萧铣和辅公祏,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历任检校中书令、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册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获赠司徒公、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于昭陵 。唐玄宗时,配享武成王庙,位列“武庙十哲” 。

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的是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与李家有世交之谊

文章插图
李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古代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 。著有《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 。后人辑有《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为古代兵学的代表作 。
李靖出生于官宦之家,隋将韩擒虎的外甥 。祖父李崇义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诠仕隋,官至赵郡太守 。李靖长得仪表魁伟,由于受家庭的熏陶,从小就有“文武才略”,又颇有进取之心,曾对父亲说:“大丈夫如果遇到圣明的君主和时代,应当建立功业求取富贵,何必做一个读书人 。”
他的舅父韩擒虎是隋朝名将,每次与他谈论兵事,无不拍手称绝,并抚摩着他说:“可与之讨论孙吴(孙武、吴起)之术的人,只有你啊 。”李靖先任长安县功曹,后历任殿内直长、驾部员外郎 。他的官职虽然卑微,但其才干却闻名于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隋朝军事家、左仆射杨素也抚着坐床对他说:“你终当坐到这个位置!”
大业(605年-617年)末年,李靖任马邑郡(治今山西朔县东)丞,在李渊帐下和突厥作战 。这时,反隋暴政的叛乱已风起云涌,河北窦建德,河南翟让、李密,江淮杜伏威、辅公祏等领导的三支主力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涤荡着隋朝的统治 。身为隋朝太原留守的李渊(即唐高祖)暗中招兵买马,伺机而动 。
李靖察觉了他的这一动机,于是李靖把自己伪装成囚徒,前往江都,准备向隋炀帝告密 。但当到了京城长安时,关中已经大乱,因道路阻塞而未能成行 。不久,李渊于太原起兵(参见太原起兵),并迅速攻占了长安(参见李渊攻取长安之战),俘获了李靖 。
李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在临刑将要被斩时,大声疾呼:“明公兴起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李渊欣赏他的言谈举动,李世民(即唐太宗)赞赏他的才识和胆气,因而获释 。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做三卫 。
【李世民的凌烟阁24功臣排名第一的是谁,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与李家有世交之谊】李靖才兼文武,出将入相,为唐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同时,他将治军、作战又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军事思想和理论 。他写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大都已经失传,后人编辑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在北宋时期列入《武经七书》,是古代兵学的代表著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