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形成了哪些历史文化 浙江发现大规模史前古稻田

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内展出的掺杂稻壳的烧土块 。新华社采访人员 韩传号 摄
据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 冯源、李牧鸣):“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首歌唱响全国,至今脍炙人口 。
大河,稻香,我的祖国 。
大河奔流,不舍日夜,而稻花飘香,又从何而来?最新的考古发现证明,稻香的源头已可上溯到一万年前,一条大河的岸边 。
它就是位于浙江省中部,重要分布在钱塘江上游流域,以浦江县上山遗址为代表的上山文化 。这是世界稻作文化的源头 。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说,上山先民在约一万年前就开始栽培水稻,这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贡献很大 。
在11月14日闭幕的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得出结论,上山遗址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也是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主要起点 。
而在今年夏天,袁隆平“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的题词也为人类共同的根注入鲜亮的色彩 。
告别山洞,搭建“远古中华第一村”
上山遗址考古队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回顾说,上山遗址的发现,要从一次“越界”说起 。
1996年6月,根据工作安排,蒋乐平放下了已有8年的河姆渡文化研究,开始从事杭金衢高速公路开工前的基建考古工作 。第一站是萧山市(今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为了寻找新石器时代遗址,萧山文管会的同志无意中把他引到了相邻的诸暨市次坞镇,他无心插柳在当地发现楼家桥遗址 。
浦阳、次坞,都在浦阳江畔 。浦阳江,如今是钱塘江的一条支流,在中国地图上是短而细的一条蓝线,但其人文古代悠久 。按照注疏家的说法,《尚书·禹贡》中那句“三江既入,震泽底定”的“三江”,指的就是松江(吴淞江)、钱塘江、浦阳江 。
以楼家桥考古为基础,蒋乐平提出了浦阳江流域考古调查的设想 。2000年9月,他们来到了浦阳江的源头浦江县,先在黄宅镇发掘了曲(上“不”下“用”)塘山背遗址,在钱塘江南岸第一次发现了良渚文化遗址——“良渚人”跨过钱塘江了,大家都很兴奋 。
在发现曲(上“不”下“用”)塘山背遗址之后,考古队员又在附近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了夹炭陶片、大口盆、石磨盘、石球 。蒋乐平根据附近的“上山堰”老地名,称它为上山遗址 。
上山遗址位于当地的一处河流冲积盆地,海拔约50米 。它坐落在两个小土丘上,相对高度约3-5米,南丘面积约1.5万平方米,北丘面积约1万平方米 。现在,上山遗址考古公园的两座展示厅就区别建在南北土丘之上,厅里还保留着考古工地的原貌 。
由于要去主持跨湖桥遗址的第二次、第三次发掘,蒋乐平与上山匆匆别过 。跨湖桥遗址的收获颇丰,入选“200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了一艘被誉为“中华第一舟”的“八千岁”独木舟 。
但是,在跨湖桥遗址的考古工作中,蒋乐平也没有忘记上山,他委托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吴小红博士顺便也为上山出土的夹炭陶片作了测年,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距今11400-8600年 。这是个改写中国东南地区考古史的重大发现 。
2006年,“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浦江举行,“上山文化”这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最久远的新石器文化被正式命名 。
良渚-河姆渡-跨湖桥-上山,四大遗址犹如一道阶梯,让人们拾级而上,寻找文明的源头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讲过一个“雅段子”:浙江的考古从美丽的小洲(良渚)出发,过一个渡口(河姆渡),跨一座桥(跨湖桥),最终“上”了“山” 。
20年间,上山文化的遗址在钱塘江上游流域及相邻的灵江流域已经发现了19处 。
这是一处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林舟教授对其地理分布做了分析:它们沿河分布,多坐落于阶地或河漫滩之上;靠近支流,远离干流;起伏适中,坡度和缓 。
林舟还注意到,在钱塘江上游干流衢江流域,上山文化的遗址只出现在南岸 。这是因为北岸只有两级阶地,而南岸则有三级,且衢江一直向北迁移,南岸更适合居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