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利润总额怎么算?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总额

快速利润表是衡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利润表从上往下可以分为四块不同的利润: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 。那么每个利润有什么含义,哪个利润才是真实反应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利润,我们拿到利润表需要如何分析呢?

主营业务利润总额怎么算?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总额

文章插图
主营业务利润是指企业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比如汽车销售企业,主营业务就是企业销售汽车带来的利润,家具制造企业就是企业生产销售家具带来的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由主营业务收入扣除主营业务成本及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费用后得出 。
实务工作分析中,在测算主营业务利润时,可以将期间费用中的销售费用从中扣除,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大部分是服务主营业务的,扣除销售费用后的主营业务利润更能准确的反应实际主营业务的盈利情况 。
主营业务利润总额怎么算?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总额

文章插图
营业利润由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构成,营业利润反应企业的整体的经营能力,其他业务利润即企业不经常发生的业务产生的利润,比如包装物的出租,闲置厂房的租金,闲置设备的出售等,营业利润通过公式表示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投资收益(-损失)+其他收益
利润总额是在营业利润的基础上,加上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营业外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最下面是净利润,净利润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扣除企业所得税后利润,是企业所有活动挣到税后利润 。
从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到净利润,与企业的经营能力关系变得越来越弱,对于企业而言,要想长期稳定的经营下去,需要具有可持续性的发展能力,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企业的经营能力 。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主营业务利润和营业利润是分析企业经营能力需要重点关注的,而利润总额中包含的营业外利润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持续性 。
主营业务利润总额怎么算?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总额

文章插图
同时,分析营业利润时,需要关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以及其他收益所占的比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企业投资于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产生的账面浮盈浮亏;投资收益是企业投资于金融资产等实现的利息股息收益;其他收益多为政府补助及享受的减免税额 。对于非金融企业而言,对外投资并不是企业的专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靠政府补助才能实现利润为正的企业,显然经营能力不容乐观 。实务中,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可以从营业利润的计算公式中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以及其他收益 。
【主营业务利润总额怎么算?主营业务利润和利润总额】所以,即使利润表中的最下面的净利润看似不错,也需要往上看,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对净利润的贡献,比如企业的净利润为正,但是营业利润为负,此时我们就会对企业的经营能力产生质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