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皇自称朕吗 皇上自称朕,太上皇如何自称

对太上皇自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

太上皇自称朕吗 皇上自称朕,太上皇如何自称

文章插图
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相信有许多人都认为英语难学 。然而事实上,汉语是比英语更难学的语言 。比如一个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我”,用英语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I”,可是在汉语当中,除了“我”还可以用“鄙人”、“在下”、“洒家”、“某”、“吾”、“余”等等 。在中华文化之中,有些第一人称代词甚至被划分了尊卑,封建时代严禁乱用,最常见的就是帝王常用的“寡人”和“朕” 。
比如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太仓书生王士骕的一名家丁口在说“赵官家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一段子时,江西布政使秦梁之子秦灯入戏太深,口无遮拦地回答了一句“朕”,结果给三人带来了灭顶之灾 。小小的一个“朕”字居然能够带来杀身之祸,帝制时代的森严壁垒可见一斑 。然而作为众多第一人称代词中的一个,“朕”这个字起初并不与皇权挂钩 。比如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一句“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
在先秦时期,平头老百姓也是可以言必称“朕”的 。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号“皇帝”,才将“朕”这个字收归皇帝专用,“朕”也从此取代了之前的“寡人”,成为了后世两千多年里最尊贵的第一人称代词 。“朕”字的本义为“舟缝”,后引申为“迹象”、“征兆”之意,“凡言朕兆者,谓其几甚微,如舟之缝,如龟壳之裂纹也” 。清代《四库全书》纂修官戴震也注释道:“舟之缝理曰朕 。”所以秦相李斯才建议“天下皆朕、皇权独尊”,将“朕”字定为了皇帝的专属 。
在帝制时代,皇帝无疑是至高无上的 。可细究下来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一个超过了皇帝的存在,那就是皇帝的老爹——太上皇 。大多数太上皇都是从皇位上退下来将位置让给儿子的,这一类特殊的人又如何自称呢?太上皇的自称并不统一,具体称呼因人而异 。
唐武德九年(626年),著名的“玄武门之变”爆发了,秦王李世民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将李渊的权力也大致架空了 。迫于形势,李渊只得无奈下诏宣布退位 。在他的退位诏书中,有一句“善,此亦吾之夙志也”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被迫退位的李渊已经改称“吾”了,和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见的百姓一样 。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一路南下,赵佶害怕自己成了亡国之君,强行传位给了长子赵桓 。和被迫退位的李渊不同,主动退位的宋徽宗依旧掌握着部分最高权力并参与最高决策 。要知道,宋徽宗当太上皇的时候还只有45岁,他禅位的原因是为了甩锅 。毫无疑问,他的这一行为无论怎么说,都是不那么光彩的 。对于这一点,宋徽宗本人也心里有数,所以退位之后的他不再自称为“朕”,而是以“老朽”自称 。
【太上皇自称朕吗 皇上自称朕,太上皇如何自称】相比起宋徽宗,另一位主动退位的太上皇就显得非常霸气了,那就是清纯帝(清高宗纯皇帝)乾隆了 。乾隆帝一生以康熙为榜样,曾经承诺在位时间绝不超过康熙,所以在位60年之后,乾隆主动禅位给了嘉庆,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在别人那里,太上皇就是退了位的皇帝,可是在乾隆这里,太上皇是皇帝的皇帝 。虽然退位了,但是乾隆依旧牢牢地抓着最高权力,甚至处处压儿子嘉庆皇帝一头 。
比如在书写过程中遇到“皇帝”二字,要另起一行比其他的字高出两格,这是秦始皇时就定下的规矩 。而乾隆又补充规定,凡是遇到“太上皇”三个字,要写得比“皇帝”二字高出一格!这样一位牢牢把持权力的太上皇,却并未另行创造更加尊贵的自称,所以依旧沿用“朕”字 。毕竟嘉庆皇帝的那个“朕”,只能当着臣子用,在他面前只能乖乖地当个“儿臣” 。所以说,虽然同为太上皇,但他们的自称并不统一,具体怎么自称还得因人而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