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西方国家发生了什么 清朝中前期对外贸易政策

鸦片战争结束后十余年内,列强在华势力有了明显上升 。地理位置优越的上海超过广州,成为了中国的最大港市 。英、法、美还在该地强租大片土地,建立了所谓的租界 。1844年,清政府设置了负责「夷务」的「五口通商大臣」一职,由驻在广州的两广总督兼任 。但是,欧美驻华使节都远离北京,最多只能直接和两广总督等地方官员打交道,还常常不得谋面 。对于外人可在五口居住通商的约定,列强解释为可以进城 。
在广州,这一局面由于民众的极力抗拒一直未实现 。在清政府内部,天朝大国心态和闭关拒夷倾向也还明显存在 。年轻的咸丰帝于1850年即位后,对「抚夷」做法愈加疏离 。五口通商之后,虽然鸦片走私更为肆无忌惮,一般的外国商品也大量偷税漏税,但洋货在中国的销售未有明显增加 。列强对于这些情形甚为不满,谋求进一步使中国屈服于自己的意志,获取更多的在华权益 。到50年代初,作为侵华先锋的英国已在考虑再次发动对华战争 。
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后,英方有人建议乘机对中国政府采取行动 。太平军攻入湖北、安徽境内后,英方又盘算进行干涉,以保护自己在长江流域的现实和潜在利益,并借此从清政府取得报酬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将其改名为天京,作为自己的都城 。此时,英人的想法又有变化 。他们认为,太平天国已控制中国南方大片地区,且势头正猛,有可能取代满洲王朝,在这种局面下进行干涉很不明智 。
由于太平天国信仰上帝和所辖地区秩序良好,很多外人对它也有不同程度的好感 。但是列强并不看好太平天国领袖们对外人的态度,认为他们倨傲自大和不谙世情,无尊重外国条约权利之意,严禁鸦片与己利相违,所信之宗教与基督教也是两码事 。不过,它们打算暂且保持中立,借机向中国的朝廷索取新的权益 。到1854年,中国的战局渐呈僵持,清政府不再那般岌岌可危,列强的「修约」活动也活跃起来 。但是他们提出的要求遭到了咸丰的拒绝 。英国和美国驻华公使均向本国建议出兵中国 。
此时,由于英国正在欧洲忙于克里米亚战争,无瑕在远东用兵,而势单力孤的美国也不愿这样做 。「修约」活动处于停滞阶段 。
1856年3月,克里米亚战争结束 。9月,太平天国发生内乱,东王杨秀清被杀,将士死伤无数,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清军开始加强了军事反攻 。在这种背景下,「亚罗」号事件引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该船遭到搜查的反应是『对(英国)政府数月来一直暗中准备战争的公开证明』」 。
所谓「亚罗」号事件是指1856年10月8日,泊于广州水域的船只「亚罗」号上的12名水手因有海盗嫌疑被清兵捕走 。该船曾在香港注册,船长也是英国人 。1855年起,港英当局允许属中国人所有的船只在香港注册和悬挂英旗 。这类船只以「英船」身份为掩护(往往还雇佣外人担任船长),时常卷入走私和抢掠勾当 。港英当局这样做,一大目地正是向从事走私的中国船只提供庇护 。根据虎门条约,往来于五口和香港的中国商船,必须先在五口领取牌照,港英当局须对这些牌照严加稽查,以防「走私偷漏各弊」 。根据英国政府在1854年颁布的商船条例,只有属英国人所有的船只才是英国船 。因此,港英当局的做法明显违反了条约和英国法律 。
事发后,「亚罗」号的船长报告了英国领事馆,还称中国兵勇扯弃了船上的英国国旗(他当时并不在船上,与该船相邻的外船的船员也称未见悬挂英旗) 。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哈里·帕克斯)致函两广总督叶名琛,称中方违背条约,要求放人和道歉 。根据虎门条约,若中国官员欲捕拿避匿于英船的不法华人,首先须照会英国官员 。叶名琛很快答覆说,「亚罗」号在中国制造,船东也是中国人,属中国船只,中国兵勇上船缉捕罪犯未违反条约 。他还欲交出九名水手,只留下须审讯的三人,但被巴夏礼拒绝 。
同时,巴夏礼也与在香港的公使包令通气 。包令表示,「亚罗」号确在香港注册过,但其有效期在9月底已截止,英国在法律上无权保护该船 。但他诡称,中国人当时并不了解此点,也无根据断定「亚罗」号不受英国保护,因此他们的行为还是与条约不符 。包令打算借机大做文章,在他授意下,巴夏礼再次照会叶名琛,仍称「亚罗」号受英国保护,要求释放全部水手、尊重英旗、正式道歉和保证不再有此类行为 。他还威胁说,若在48小时内得不到满意答覆,即令英舰扣押中国的官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