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山水诀是元代画家谁的画论著作 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是

黄公望(1269-1354或1358),元代画家 。自称浙东平阳人 。陶宗仪《辍耕录》称其“本姓陆”,出继温州平阳黄氏为义子,因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黄公望曾为中台察院掾吏,一度入狱;后入全真教,往来杭州、松江等地卖卜 。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散曲 。尤擅画山水,得赵孟頫指授,宗法董源、巨然、荆浩、关仝、李成等 。水墨、浅绛俱作,以草籀奇字法入画,气势雄秀,笔简而神完,自成一家,得“峰峦浑厚,草木华滋”之评 。名列“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首 。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等 。著有《写山水诀》 。
人物生平
幼年出继
黄公望生于南宋度宗咸淳五年己巳(1269)八月十五日,住平江府常熟县城内子游巷 。关于黄公望的生年,一般史籍均无记载 。考宋德祐无己巳,而宋朝有己巳者,仅北宋的开宝、天圣、元祐,南宋的绍兴、嘉定、咸淳,根据黄公望作品题跋中“至正元年七十三”“至正四年七十六”“至正九年八十一”等年款推论,当是南宋咸淳己巳年 。
由于幼年父母双亡,家庭贫困,黄公望十岁左右就出继给寓居在虞山小山头的永嘉州(今浙江温州)平阳县(今平阳县昆阳镇一带)黄氏为子,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 。
拜师学画
元大德三年(1299),黄公望开始学画 。曾师从赵孟頫 。大约元贞元年(1295)到至大三年(1310)在杭州时受业于赵孟頫 。黄公望在赵孟頫书《千字文》后题诗:“当年亲见公挥酒,松雪斋中小学生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氏《天池石壁图》上有翰林待制柳贯长题诗,其中一句是:“吴兴室内大弟子,几人斲轮无血指 。”
为官书吏
元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黄公望被浙西廉访徐琰辟为书吏,被诬入狱 。关于黄公望充吏的记载,最早见于元人钟嗣成《录鬼簿》 。《录鬼簿》记载黄公望“先充浙西宪吏,后在京,为权豪所中”(天一阁抄本) 。至于具体在何时、何地、何人任内进职均语焉不详 。直到明代弘治《常熟县志·黄公望小传》才称:“尝为浙西宪司史……宪长徐容斋高礼重之 。”有了具体人物,但时间、地点不明 。稍后的嘉靖《浙江通志》则进一步明确记载:“元至元中,断西廉访使徐琰辟为书吏,未几弃去 。”以后的万历《杭州府志》及其他若干记述都引此说 。
入道隐居
黄公望出狱后师事金月岩,参加了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全真派,并与张三丰、莫月、冷谦等道友交往,隐居在常熟小山头(今虞山西麓) 。曾住持万寿宫,提点开元宫 。后往来松江、杭州等地,卖卜为生 。
黄公望五十至六十二岁期间,黄公望多活动于松江、苏州、常熟一带 。由于长期浪迹山川,他开始对江河山川发生了兴趣 。为了领略山川的情韵,他居常熟虞山时,经常观察虞山的朝暮变幻的奇丽景色,得之于心,运之于笔 。他的一些山水画素材,就来自于这些山林胜处 。他居松江时,观察山水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有时终日在山中静坐,废寝忘食 。
黄公望居富春江时,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取具展纸,摹写下来 。富春江北有大岭山,黄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曾画有《富春山居图》 。此画开始创稿于至正七年(1347),时断时续,历经数年,至正十年,黄公望已八十三岁高龄,为此图作题时,尚未最后竣稿 。此图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中的杰作 。当时社会上摹本就有十余种之多 。但后来被烧成两段,后人分别名之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 。现《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剩山图》藏于浙江博物馆
晚年生活
【写山水诀是元代画家谁的画论著作 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是】黄公望晚年住于杭州筲箕泉,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十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八十六,葬虞山西麓 。《道藏》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纸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诀》一卷,阐述全真道内丹原理和功法 。

写山水诀是元代画家谁的画论著作 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代表作是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