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牌|这个香港的“潮牌鼻祖”没落了,女神邱淑贞也救不了

潮牌|这个香港的“潮牌鼻祖”没落了,女神邱淑贞也救不了

文章图片

潮牌|这个香港的“潮牌鼻祖”没落了,女神邱淑贞也救不了

文章图片


题图源自电影《赌神2》
作者:响马 | 编辑:葛伟炜

“你看 , 它还有机会吗?”

被誉为“潮牌鼻祖”的香港潮流服饰集团I.T带来的消息越来越少 。

上一个消息 , 发生在2020年12月 , 其从港股退市 , 与此相应的是 , 公司业绩下滑严重 。 据此前的财报显示 , 2020年上半年 , I.T集团总营业额下降31.9%至27.35亿港元 , 毛利率下滑40.2%至14.93亿港元 , 而净亏损从前一年同期的7100万港元大幅扩大373.61% , 净亏损3.37亿港元 。

最新消息 , 发生在上个月 。 和退市、业绩严重下滑不同 , 这一次 , 是个好消息 。

据腾讯智慧零售报告 , I.T集团与腾讯智慧零售携手打造的“ITeSHOP商城”小程序去年销售额同比增幅超过200% 。 在“感谢折”活动中 , 独立访客近200万 , 年累计上线的25场抽签活动也获得近百万的点击量 , 吸引了55万新粉丝 , 创下新高 。

顺着这一思路 , 是不是可以进一步预判 , I.T集团有望利用腾讯的私域流量 , 打赢这场“翻身仗”?


“长矛”沦为“短剑”
I.T集团这个名字 , 不是“信息技术”的缩写 , 也不是英文“它” , 而是“Income Team” , 意为“赚钱的团队” 。

从1988年至今 , I.T集团赚钱 , 主要依靠两大“抓手” 。

第一大抓手是其赖以崛起的潮牌业务 。

公开资料显示 , I.T集团代理了400多个时尚潮流品牌 , 其中包括b+ab、Izzue、A Bathing Ape等十余个自有品牌 。

按照业务划分 , I.T集团旗下由“大I.T”“小i.t”组成 , 前者包括Alexander Wang、Balenciaga等奢侈品牌和设计师品牌 , “小i.t”业务线主要覆盖STYLENANDA、Izzue等年轻日韩潮牌 。

正是在引入这些潮流品牌服饰的过程中 , I.T集团迅速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树立形象 , 强势承接消费需求 , 获得“潮流鼻祖”的美誉 。

值得一提的是 , 面对潮牌市场 , I.T集团擅长利用国内外潮流时间差来获利 。

2018年 , 媒体以潮牌Off-White为例分析称 , 这家潮牌的设计师是美国著名说唱歌手的御用造型师 , 在2014年创立之初便迅速蹿红欧美 , 同年12月 , I.T即与Off-White合作 , 在香港铜锣湾开设全球首家旗舰店 , 推出I.T全球独家限定单品 , 设计师还亲自出场“站台” 。



分析这一“打法”时 , 媒体强调这是巧打潮流“时间差” , 是一种“差异化战略” , 但从潮牌业务发展看 , 所谓的“时间差”正被加速重塑 。

据凤凰网时尚旗下媒体“出飒”分析 , 现在的消费者不必从I.T等买手店渠道获知最新的时尚潮流 , “这种被教育的观念已经不复存在” 。

在“出飒”看来 , 随着线上市场的火热发展 , 以及时尚潮流更新换代速度的不断加快 , 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和喜好正不断发生改变 , “新技术浪潮推动的(消费)浪潮不再是个体力量所能抵挡” 。

潮牌业务之外 , I.T集团的另一大“抓手” , 当属明星优势 。

这一点 , 可以说是媒体探讨I.T集团业务时的“必然动作” 。 这也不难理解 , I.T创始人沈嘉伟迎娶了女星邱淑贞 , 她不仅通过潮流穿搭引发较高关注度 , 多次为I.T集团站台 , 更和香港大半个娱乐圈都有交情 , 张学友、郭富城、梁朝伟、刘嘉玲、张曼玉等一众明星因此或多或少都和I.T有关联 。

充分利用“明星朋友圈”的影响力 , I.T集团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得到提升 , 但长期沉浸于此 , 依靠其他当红明星来影响消费决策的“触觉” , 变得异常迟钝 。

要知道 , 早在2002年 , I.T集团就冲出香港 , 奔赴大陆市场掘金 , 大力推进买手店模式 , 但直到2017年聘请明星吴亦凡 , 才有了首位代言人 。

众多的潮牌业务、独特的明星优势 , 近些年 , 都从“长矛”沦为“短剑” , I.T集团业绩下滑、节节败退 , 也就不难理解了 。


数字化催生一线希望
I.T集团在行动上的滞后 , 以电商业务最为典型 。

2011年 , I.T集团就开始推出电商业务 , 比如入驻天猫 ,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电商业务处于I.T集团的边缘 , I.T集团中国区CEO陈惠军坦承 , “更多精力仍放在线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