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话之茶缘,闽红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目录[隐藏]

  • 闽红的特点是什么
  • 坦洋功夫冲泡要点茶水比例约为1∶40水温以8595℃为佳
  • 茶话会的由来
  • 滇红功夫茶叶品鉴条索慎密匀称 , 色泽乌润 , 香气粘稠
闽红的特点是什么闽红的特点是什么闽红产自福建省 , 全称闽红功夫红茶 , 由于茶叶产地、茶树品种、品质气概差别 , 闽红功夫又分白琳功夫、坦洋功夫和政和功夫 。其特点为:1,政和功夫:闽红三大功夫茶中的上品 , 形状条索紧结肥壮多毫 , 色泽乌润 , 汤色红浓 , 香高鲜甜 , 滋味粘稠 , 叶底肥壮尚红 。2,坦洋功夫:形状细长匀整 , 带白毫、色泽黝黑有光 , 香味清鲜甜和 , 叶底红匀滑腻 。3,白琳功夫:形状条索细长弯曲 , 茸毫多叶 , 色泽黄黑 , 汤色浅亮 , 香气鲜纯有毫香 , 味清鲜甜 , 叶底鲜红带黄 。

坦洋功夫冲泡要点茶水比例约为1∶40水温以8595℃为佳坦洋功夫冲泡要点1.坦洋功夫是绿茶发酵而成的 , 但品种却是红茶 , 冲泡的时刻温度会比绿茶冲泡的温度稍高 , 同时在茶杯中保留的时间也稍长 。坦洋功夫不能高温泡煮 , 否则茶汤鲜味会被损失掉 。水温以8595℃为佳 。2.坦洋功夫可多次冲泡 , 茶水比例约为1∶40或1∶60 , 可以冲泡610泡 。第一泡为一秒钟 , 第二泡为两秒钟 , 第四泡后时间可以略长 。3.冲泡坦洋功夫时 , 若是要加入奶制品 , 最好是放入茶包中煮茶 , 或者放入滤网 , 坦洋功夫不能长时间与水果混煮 。
茶话会的由来据史书云:三国时吴末代皇帝孙皓 , 每宴群臣 , 必尽兴大醉 。大臣韦曜酒量甚小 , 孙皓便密赐“以茶代酒”的方法 。后来 , 逐渐产生集体饮茶的茶宴 , 且普遍起来 , 很像今天的茶话会 。茶宴多以名茶待客 , 宾主在茶宴上一边细啜慢品 , 一边赋诗作对 , 谈天说地 , 议论风生 。唐宋时的“泛花邀客坐 , 代饮引清言”和“寒夜客来茶当酒 , 竹炉汤沸火初红”的诗句 , 便是对茶话的描述 。今天 , 这种茶话方式 , 或用于友朋联谊 , 或节日欢聚 , 或学术研讨 , 或洽谈生意 , 内容更为丰富了 。

滇红功夫茶叶品鉴条索慎密匀称 , 色泽乌润 , 香气粘稠【功夫茶话之茶缘,闽红的特点是什么】滇红功夫茶叶品鉴滇红功夫茶属于大叶种类型的功夫茶 , 香气粘稠 , 滋味鲜美 , 其出类拔萃的品质受到了普遍的赞誉 。滇红功夫现在以外销俄罗斯等地为主 。纵然加入了奶 , 依旧香气扑鼻 。滇红功夫水浸出物高达40% , 饮用口感极佳 。滇红功夫叶子肥硕 , 颗粒慎密 , 身骨重实 , 茸毫显露 , 其毫色可以分为淡黄、菊黄、金黄等颜色 , 产地差别而颜色略有差异 。其条索慎密匀称 , 色泽乌润 , 有的外面有一层光泽 。滇红功夫冲泡后会形成黄金圈 , 两层颜色之间过渡十分自然 , 冷却后呈现出炼乳状态 , 有些混浊 。滇红功夫主要是出口销售 , 国内市场的真品较少 。滇红功夫产量小 , 一样平常有防伪标志 。冒充的滇红功夫茸毫险些看不见 , 冲汤后颜色看起来对照死板 , 而且缺少香味 , 口感差 , 感受涩口 。冲汤后瞥见红色呈一片 , 看不见黄金圈 。第一次冲泡后颜色艳丽雅观 , 随后颜色变得寡淡 , 或者险些看不见什么颜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