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径山万寿禅寺建寺以来饮茶之风甚盛,唐宋时代佛教盛行的《百丈清规》、《禅苑清规》,将僧侣的饮茶列入日常行为,并规定一种仪式,称为茶礼,并加以提炼以宴请上宾,成为茶宴、这就是著名的“径山茶宴” 。盛唐时,以茶宴请、款待宾客,更被视为清雅风流的待客方式,文人士大夫全热衷于茶宴的形式 。到了宋代,寺院也兴起了茶宴,最为著名的即“径山茶宴” 。其一,以径山之实例,印证了中华茶文化演进其间“茶禅一体”的紧密关系 。中华茶文化的兴起与传播,首推禅宗 。径山也不例外 。径山虽非名山,径山寺却因历代高僧辈出位列名刹 。《径山茶图考》说明,该地与茶结缘,自径山寺开山祖师法钦禅师始起;径山茶还是其亲手栽种传承至今的 。《径山茶图考》辑录的大量史载图文,无一不在对古代径山寺兴废考辨的同时,又揭示出其对径山茶兴衰存在的莫大关联,反映出“茶禅一体、茶禅一味”相生互融、紧密依存的历史真实 。由此,加深了人们对茶禅关系在中国茶文化历史中地位与作用的理解、认同 。其二,径山是茶圣陆羽的著经之地 。此事曾多有争执,一日湖州,一日余杭 。唐陆羽鸿渐隐居苕雪,著《茶经》之地,常用此泉烹茶,品其名次,以为甘冽、清香,中泠、惠泉而下,此为竞爽云 。”现经赵大川先生考证,所渭“苕雪”就是当时余杭的别名,而“陆羽泉”则明明白白说是“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吴山界双溪路侧,即径山之东麓 。“其三,径山是日本茶道之源 。宋时径山寺内盛行“茶宴”,茶宴不是物产,乃是径山僧侣以茶论道的一种”清规”,也是古刹以茶代酒宴请上宾的一种仪式,茶宴在布置洁净典雅的明月堂举行,室内张挂名人字画,摆设时新鲜花,并有专用茶具,据传其程式为:献茶、闻香、观色、品味、论茶、交谈等六项依次进行 。日本至今流行的“荼道”源于茶宴,据日本《茶之文化史》载:茶道源于”茶社”,茶社源于大宋国的《掸苑清规》 。《掸苑清规》是日本赴径山拜师求学的圣一国师圆尔辩圆于仁治二年(1241年)从径山带回日本国内,并以此为蓝本制汀《东福寺清规》,其中有程序严格的茶池 。该书还说:自兰溪道隆、无学祖元(径山无准法嗣)到日弘教后,举行茶社的僧堂要张挂宋徽宗、牧溪、赵干、李孤峰、李迪、崔白等名人字画,张贴径山祖师无准师范、虚堂智愚的书法墨迹,摆设中国花瓶,泡茶用天目茶碗 。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径山茶宴是日本荼道之源 。传说一宋时,佛教兴起,香火日盛,以茶助禅,参禅悟道,成为一种风尚 。茶与禅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居五山十刹之冠的径山,更是茶以禅名,禅助茶兴 。每年春季,径山要举行茶宴,由法师亲自主持,然后献茶于僧客,一时间,进山品茗论道者日众 。当时大文豪苏东坡久慕径山大名,一日来游径山寺 。方丈见其衣着平常,以为只是寻常香客,不以为然 。只淡淡说:坐 。又转身对小和尚喊:茶 。小和尚于是端上一杯普通的茶 。稍事寒暄后,方丈感觉来人谈吐不俗,气度非凡,便改口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 。经过一番深谈,方丈得知来者乃大诗人苏东坡时,情不自禁地说:请上坐 。接着又喊小和尚敬香茶,并研墨铺纸以求墨宝 。东坡先生一思忖,提笔写了副对联 。上联是坐,请坐,请上坐;下联是茶,敬茶,敬香茶 。方丈看罢,满脸通红,羞愧难当 。传说二唐代天宝六年(742),禅师法钦到径山结茅传教在龙井旁手植茶树数株,采以供佛,谁想数年后径山茶树竞蔓延山谷,在径山上逐渐繁盛起来 。唐大历三年(768)代宗皇帝李豫礼请法钦进京,赐封“国一禅师”之号 。次年御诏杭州府为法钦在径山建寺,名日径山万寿禅寺 。《径山采茶歌》——清·金虞
【径山茶的茶叶文化】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迟到的秋茶价格上涨,茶为国饮孙中山诞辰纪念茶即将上市
- 什么是径山茶?
- 茶艺,茶道的区别,茶道与茶艺美学
- 好喝的不止径山茶,来径山遇见这份小甜蜜!
- 淡而不寡白茶味,天目湖白茶的功效与作用
- 80后美女辣妈11岁炒茶,今年径山茶王赛金茶王就是她
- 陈皮普洱我只爱这杯,茶妈妈的陈皮普洱
- 护航径山茶中国太保“茶叶险”惠民升级
- 禅堂中的茶道,茶道的出现
- 对茶利用的发展前景,第五届全国茶产业经济研讨会在江苏常州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