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又一家新能源汽车陷入危机:5年亏损8.27亿 创始人都走了

随着新能源补贴潮的褪去 , 不少新能源汽车厂商 , 由于竞争力不足 , 面临生存困境 , 甚至走向破产停产 。
日前 , 海源复材发布公告称 , 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拟转让参股公司股权的议案》 , 将持有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11%的股份转让给珠海宇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 转让价款为2,200万元 。
本次交易完成后 , 公司不再持有云度公司股权 。
公告披露 , 云度汽车2021年营收6776.32万元 , 亏损高达2.13亿元;今年前三个月营收仅为660.25万元 , 再亏损5571.36万元 。
目前因为资金链断裂 , 云度公司于2022年2月份开始处于停产状态 。
销量低迷 , 创始人出走
云度汽车成立于2015年 , 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的“前浪” 。
云度汽车是一家混合所有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 , 由两家国资委全资持有的公司和一家福建上市公司及刘心文共同出资成立 。
背后出资企业和创始团队都有着深深的“福建”基因 , 福建希望云度汽车可以成为新能源发展的一大“引擎” 。
在创始管理团队方面 , 刘心文出任云度董事、总经理 , 林密任云度常务副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 。2016年伊始 , 林密参与创立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 。
云度汽车起初的发展也确实很快 。仅一年多时间 , 云度汽车便拿到生产资质 。
2017年1月 , 云度汽车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证 , 成为国内第十家获得新建纯电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 并成为第二家获得工信部审查通过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企业 。
同年 , 云度汽车发布首款车型——小型纯电SUV“云度π1” 。2018年全年其销量达到7343辆 , 市场份额接近0.6% 。不过 , 这一销量也成为公司最高光时刻 。
在新势力车企还处于PPT造车阶段时 , 云度汽车早早跑通了“研发、交付、售后”的流程 。
但云度汽车很快从“高点”坠落 。
2018年初 , 云度曾设立年销3.5万辆目标 , 但实际上 , 2018年云度的销量只有9,300辆 , 仅完成年目标的26.6%;2019年销量再次下滑至2,566辆 , 此后便陷入停工停产状态 。
与此同时 , 2018年 , 作为云度创始人之一的林密离开了云度新能源 。
市场表现低迷 , 云度汽车在业绩方面也不乐观 。数据显示 , 2017年-2020年云度汽车净亏损分别为0.95亿元、1.38亿元、1.77亿、2.04亿元 。
财报显示 , 2021年度云度汽车营收6776.32万元 , 净亏损2.13亿元 , 今年一季度营收660.25万元 , 净亏损0.56亿元 。
云度汽车在产品、品牌等多方面发展陷入泥沼 。
究其原因 , 一方面 , 彼时新能源补贴退坡 , 以及市场环境对产品的要求由“量”向“质”做出转变 , 云度汽车也被相继爆出续航续航不准、无法充电、街头自燃等问题 , 成本压力增大 。
另一方面 , 云度汽车的产品体系较为单一 , 从2017年10月旗下首款车型π1上市交付至今 , 仅推出过两款车型(2019年推出π1和π3衍生长续航车型) , 然而在一场碰撞测试中 , 云度π3发生了很大变形 , 最终测试结果并不理想 , 从此云度产品发展搁置 。曾经轰动一时的云度X-π概念车和π7车型也不见踪影 。
在蔚来、小鹏等车企坐稳新势力top之际 , 云度在营销宣传上并未大力推进 , 逐渐式微 。
虽然“起了个大早”并背靠“国家队” , 云度汽车也没能如预期发展 。
此前 , 自动驾驶专家、武汉理工大学副教授杨胜兵也曾表示:“国内较早一批新能源汽车厂家属于行动派布局早 , 国家也一直有政策支持 , 但是新能源汽车受电池、控制系统成熟度、行业资源整合、技术队伍、营销、资金等多方面影响 , 起得早不一定做得好 。”
股权频繁动荡
云度汽车起初的4名发起人 , 分别为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汽集团” , 福建国资委全资持有)、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莆田国投” , 莆田市国资委全资持有)、刘心文、海源复材(为福建上市公司) , 持股比例分别为39%、34.44%、15.56%、11%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