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解读电影《教父》中的细节,人物出场、摄影、灯光各有讲究( 二 )


当年的好莱坞 , 照明规则一味强调明亮甚至过曝 , 以符合观众“看得清”的要求 , 《教父》挑战了传统的照明规则 , 戈登·威利斯的布光是开创性的 。
光影亦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 , 视觉化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及内心世界 。

开场时的低调摄影将人物置于一片黑暗 , 顶光照明令殡仪馆老板和教父的眼睛淹没于阴影 , 并以特写呈现 , 面部的明暗交织在视觉上象征着灵魂深处的搏斗 。
开场的阴影是一种强烈的暗示 , 随后的剧情几乎都围绕着争斗与复仇展开 。
对片中其他人物的布光亦是如此 , 室内的夜光和侧光照明以及室外对逆光角度的捕捉 , 令面部产生骷髅脸和阴阳脸的效果 , 很难看到完全明亮的时刻 。

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 也都陷于人性考验与利益抉择的暗影 。
麦克是家中唯一不涉足黑帮生意的人 , 即便如此 , 婚礼上他向女友凯回答有关家族的问题时 , 逆光的半边脸亦陷入阴影 , 为他随后被迫卷入黑帮争斗埋下伏笔 。
当父亲遭到被杀后 , 他便常常没入黑暗 , 似乎在光明和黑暗两种生活抉择间挣扎 , 直到血洗仇家 , 已成为妻子的凯在书房质问他 。

此时的场景与开篇几乎无二 , 同样的布光 , 同样的位置 , 阴影完全覆盖了他的双眼 , 结尾处 , 他成为新一任的教父 。
军师汤姆·哈金常常被打上侧光 , 阴阳脸造型与其非西西里血统的养子身份、半是律师半是罪犯的分裂状态吻合 。
长子桑尼行事鲁莽 , 缺乏城府和谋略 , 塑造这个人物时便极少运用阴影 , 被仇家乱枪打死时他暴露在阳光下 , 就像他浮于表面的个性一样 。

结语影片最终以麦克与五位首领的战斗而告终 , 影片不断闪回麦克与神父的对话 。 最后暖光下的婴儿和首领们的尸体逐次剪辑 , 新的轮回开始了 , 等待麦克的命运暗影重重 。
麦克的回答“我愿意”是暗藏玄机的一语双关 , 麦克彻底与过去告别 , 也被自己的誓言“弃绝” , 成为新一代教父 。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快来关注乐娱侃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