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胎”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今天给你说明白( 三 )


有过防爆胎补胎经历的朋友可能知道 , 有些防爆胎由于更厚重的胎壁 , 比起一般的非防爆轮胎更难扒下 , 以至于个别补胎店甚至会拒绝给防爆轮胎补胎 , 或者可能会多问你收一些工时费(即便如此 , 这些店家还是不喜欢补防爆胎) 。当然 , 这就变成了店家的问题了 。
防爆胎的缺点 , 说多了都是泪
其实除了防爆胎并不好补胎这一项外 , 防爆胎的缺点细数起来是有一大串的 。
首先 , 显而易见的 , 由于更厚实的胎壁 , 防爆胎势必会影响到车辆一定的驾乘体验 , 体现在路噪(比起非防爆的普通轮胎)大得多 , 路感也颠不少 , 能让一台拥有五十万元级别底盘质感的汽车迅速“自降”二十万元的质感(这是我个人的体验 , 也想听听大家的感受 , 不妨在留言区写出来) 。
其次 , 同样是涉及到真金白银的问题——相同规格的防爆胎比起普通轮胎要贵得多 , 甚至是贵到离谱 。

“防爆胎”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今天给你说明白

文章插图
 
参考某养车App所提供的当日轮胎价格作为参考 , 以现款宝马3系(G20/G28)所搭载的最热门轮胎尺寸225/45 R18为例 , 宝马原厂所搭配的倍耐力新P7防爆轮胎售价为959元/条;非防爆轮胎售价为759元/条 。
“防爆胎”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今天给你说明白

文章插图
 
如果想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 , 升级米其林PS4防爆轮胎的话 , 售价为1429元/条;非防爆轮胎售价则为869元/条 。
可以看到 , 相同尺寸、不同品牌的轮胎差价各异 , 但无论如何比较 , 整体性能更差的防爆轮胎甚至普遍比性能更优的非防爆轮胎还要更贵一些 , 甚至再贵一条轮胎的价钱出来 , 这显然已经有些离谱了 , 谁挣点钱能容易 。
此外 , 说到操控 , 还有一项参数是绝对不能忽略的 , 那就是所谓的“簧下质量” 。
我在汽车之家看到一个实测 , 同品牌同型号同尺寸的两个轮胎 , 如果是防爆轮胎 , 单只重量为11.7kg;非防爆的普通轮胎仅为8.9kg 。单只轮胎就有2.8kg的差距 , 俗话说“簧下一公斤 , 簧上十公斤” , 这影响没法量化 , 但增加了这些重量多少对操控会有影响 。就像在自己的鞋子上多绑一个沙袋 , 那能好受吗?
于是 , 胎壁厚得多的防爆轮胎又给车辆带来了一个“副产品” , 那便是车辆油耗的上升 。
这里提一句:由于更厚的胎壁 , 所以防爆轮胎的侧向支撑力普遍大于同款的非防爆轮胎 , 这会造成搭载防爆胎的车辆操控会比普通轮胎更好的“错觉” 。
但请注意 , 如果想真正提升车辆的操控性 , 簧下质量重得多的防爆轮胎从来都不是赛道好手的最爱 。
这还没完 。上文也提到过 , 由于防爆胎更硬、更颠的特性 , 所以防爆胎不仅对轮辋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 而且对于车辆的悬架系统可能也并不是怎么友好 。只是这点我还没有找到切实有关联的证据 , 但事实上也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影响的存在 。
希望宝马车主们看到这里能够踊跃发言 , 来分享一下你们更换各种控制臂衬套、球头 , 甚至是减震器的心得 。
“防爆胎”到底是不是智商税?今天给你说明白

文章插图
 
▲ 我的这台公里数不多的328i的前控制臂已经换过一对了 ,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某些衬套以及球头的耐用性实在不敢恭维 。此外 , 还有防倾杆连杆(也就是所谓的“李子串”)也一并进行了更换 。虽然不能断定防爆胎对车辆悬架一定造成了额外的负担 , 但我猜测这里面应该有关联
到底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轮胎
这里就给出我自己实践下来的一些亲身经验吧 。
一般来说 , 一套普通轮胎的使用周期普遍就在5~6万公里 , 或者是3到5年的时间 。
如果你的新车原厂就搭配了防爆轮胎 , 而你没有第一时间看到这篇文章的话 , 那么也不必急着把原配的防爆轮胎赶紧换掉(因为换下来的二手轮胎普遍卖不了什么钱 , 基本就是被轮胎店给回收了) , 毕竟当下的轮胎科技还在一直进步 , 防爆轮胎的行驶质感在逐渐变好也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当然依旧是会比同品牌的非防爆轮胎差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