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茶叶战争》
作者:周重林、太俊林
定价:38元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因为外商资本的入侵 , 中国茶叶被拉入全球贸易竞争之中 , 给各产茶区带来了巨大冲击 。根据晚清茶业的文献资料显示 , 各地局面焦灼 , 让人难安 。
胡林翼上报说 , “承示茶贩多系大商 , 现又多领洋人本钱 , 加之未尝不可 , 即舍湖南过境之茶厘 , 而加本省出产之茶厘 , 所得尤多一节 , 应请尊处核稿代印示行为要 。”这是针对茶税而言 , 每过一地要收费一次 , 让成本增加 。
晚清茶税政策与其他产品比起来 , 非常不合理 , 出口是重税 , 但进口却收费很低 。咸丰年间茶税不但不降 , 反而收得更高 。而日本人、英国人为了促进茶叶销售 , 基本都是免收出口茶叶税 。
曾国荃在《请免加茶课疏》里说 , 以前茶叶走甘肃内销 , 是我们说了算 , 茶商可以操控价格 , 但现在安徽茶都销售给外国人 , 仅限于上海一地 , 往往都是借外商的钱 , 再去收茶 , 无奈今年茶叶价格骤跌 , 贷款期限又到 , 茶商只有折本卖茶叶 , 为减小损失 , 只能求减免茶税 。
1884年汉口海关贸易报告称 , 经营茶叶的华商经常是靠贷款经营 , 他们向生产者卖茶 , 之后转售洋商 。今年可供借贷的款子不多 , 并且利息高 , 借款期限短 。结果 , 当茶市快要过去之时 , 贷款就要到期 。在外商的压迫下 , 华商被迫卖茶偿债 。
1887年的海关报告说 , 仅茶一项 。中国一个季度的损失不下100万两白银 , 针对中国茶叶颓势 , 赫德受总理衙门委派 , 研究对策 。1887年总税务司印行了“访查茶叶情形文件” 。
文件中表示 , 中茶难销 , 主要问题还是印茶价低 , 因印度用机器揉茶叶 , “1876年 , 印茶每磅1先令5便士 , 1886年则仅值9便士5 , 相差约有一半 , 估计再过两年 , 印度每磅茶价还会下降 , 到6便士 。”
【茶叶战争,讲述岌岌可危的中国茶】不仅是印度茶 , 日本茶也加入了竞争 。当时美国是绿茶进口大国 , 日本人的茶大大冲击了中国茶的出口 , 而且返销到了中国 。这些茶从天津入关 , 主销华北地区 。因为价格便宜 , 销售商也以“华茶”称之 。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 东南、中南主要产茶区皆卷入战火 , 给中国茶业带来沉重打击 。
比如对俄出口 , 过去俄国人喜欢中国的福建茶 , 由于福建道路遥远 , 茶商便用湖北、湖南茶冒充福建茶卖 , 没有想到这些茶更适合俄国人口味 , 后来再运去真福建茶 , 他们反而不要了 。两湖地区战火最炽 , 给对俄茶业出口带来了影响 。
在赫德的报告中 ,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英国所需茶之人 , 较前倍多 , 其倍多之人 , 大半不需中国之红茶 , 而购印度之茶 。即美国近日需茶情形亦然 , 其倍多之人大半不需中国之绿茶 , 而购日本之茶 。推原其故 , 并非中国茶料之逊 , 实以印度日本之茶 , 备办出口者 , 俱加意留心 , 一无亏假 , 直至需茶者之手 , 始终不变 。且其价值 , 亦较中国为廉 。”
推荐阅读
- 进军茶叶衍生品领域 福鼎白茶附加值提高近十倍
- 武当道茶引领十堰茶叶产业 生态环保富民
- 双江县茶办到云南省农科院茶叶所考察 交流
- 茶叶月饼搭亲戚 抢夺扬州中秋商机
- 茶营销必须从茶叶产品出发
- 新昌县,九点举措强化茶叶质量安全
- 浮梁县海峡两岸茶叶学术研讨会上大力宣传浮梁茶
- 跳出茶叶做大茶产业 茶食品发展适逢其时
- 揭开浙江金华采云间茶叶畅销的秘诀
- 茶叶成为礼品或贡品 最初是在哪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