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交所将整改转型 非遗茶韵业务不受影响

2011年11月,国务院 “38号文”叫停火爆一时的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令刚刚起步的各地文交所站到命运转折的十字路口 。6月30日,正是文交所“整顿风暴”的最后期限 。
“大限”已到,文交所的未来何去何从?份额化交易被叫停后,文交所如何寻找自身的真正定位?政策框架之内,艺术品交易市场路在何方?采访人员就此专访了湖南文交所董事长陈克建 。
采访人员:2011年11月11日,国务院签发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根据决定要求,湖南文交所进行了哪些调整和改革?
陈克建:国务院38号文下发后,我们湖南文交所根据文件精神和要求,做了大量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坚决摒弃类证券化交易模式,对已经发行尚未交易的两个份额化资产包主动组织清退,并于去年11月底清退完毕,充分保护了投资人利益不受损害 。
2.认真检讨和反思,正确定位自己,将文交所的工作重心从艺术品交易转移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上来,将湖南文交所定位为社会资本与优质文化资源对接的桥梁,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文交所的平台作用,担负起整合文化要素市场,提高文化资源配置效率的职能,为我国新时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
3.对照国务院38号文的具体要求,进行合规的制度设计和业务探索,在坚持“五个不得”的原则前提下,开发出合规的挂牌交易系统,并本着“稳中求进、开拓创新、以点带面、渐次推进”的工作原则,努力创新合规业务模式 。到目前为止,我们推出的魅力湘西和非遗茶韵这两个新项目进展非常顺利,并广受好评 。我们围绕服务大文化所设计的九大业务板块已经成形,正在渐次展开 。
采访人员:您认为各地文交所运行以来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陈克建:首先,我认为,文交所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其产生和初期发展的过程基本上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文交所的模式创新并非来自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和试点性推进的程序缺失,是文交所的先天不足,是致命伤 。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相关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的缺失,部分文交所本身充当了多重角色,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交易平台;另一方面,业务取向狭隘单一,过分集中于艺术品权益拆分及份额化交易;在交易方式上,过分依赖类证券化模式 。
可喜的是,国务院38号文下发后,很多文交所都在重新定位自身的过程中突围转型,服务于大文化的新的文交所运营模式日渐清晰 。
采访人员:湖南文交所在今年5月推出首个文化消费品实物产权交易项目――白沙溪非遗茶韵黑茶套装产品,为什么会选择实物交易?它与文交所之前的交易模式有何不同?前景如何?
陈克建:我们湖南文交所正在努力建设一个专业的、权威的大文化产权交易平台,目前已经搭建起文化企业股权(项目)、文化企业(项目)共有权益、版权、艺术授权、文化消费品实物产权、艺术品共有产权、艺术品实物产权、品牌授权(转让)、文化(广告)创意等九个文化产权交易平台 。
文化消费品实物产权交易是我所非常重要的一个业务板块,通过精心挑选一些天然具有年份增值属性、同时又富有文化内涵以及文化消费属性的投资品种,在我所平台向特定会员投资人发售,既满足了广大投资人的投资理财需求,同时又起到助推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 。
非遗茶韵的交易方式与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有本质的不同 。
第一,非遗茶韵是实物交易,非份额化交易;是现货交易,非期货交易 。所以非遗茶韵在产品和模式设计之初,就和份额、期货严格划分了界限,是合规的交易品种和交易行为 。
第二,非遗茶韵退出机制灵活,湖南文交所在模式设计上为投资人提供了可提货、可托管、可交易、可回售四种选择,从根本上说,由于非遗茶韵突破了长期困扰份额化资产包的集中变现瓶颈,从而解决了投资产品退出难这一关键问题 。
第三,二级市场挂牌交易完全对照国务院38号文要求合规设计,既方便解决投资人的交易需求,同时又合规合法 。
第四,产品增值空间明确,投资收益可合理预期 。对于这个业务板块,我非常看好,我刚刚提到过,这个板块的产品主要选取一些具有随年份自然增值属性、富有文化内涵的实物消费品,这类产品本身是实物,具有消费价值;随年份增值,就具有了投资和收藏的价值,产品的文化内涵会放大这种投资收藏价值;投资人可以购买后通过我们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还可以享受流动性溢价带来的收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