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茶人口超六万 探秘武夷山茶产业发展( 二 )


随着武夷山大红袍知名度不断提高,武夷岩茶需求量大增,市场上以大红袍为名的仿冒茶几近泛滥 。为规范市场,政府开始制定岩茶质量及市场准入标准 。2001年,“武夷山大红袍”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证明商标;2002年,武夷岩茶获得原产地域(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随着政府实行严格的使用管理,武夷岩茶初步获得了免受侵权的保证 。目前,全市现有茶业驰名商标2个,著名商标18个,知名商标80个,QS认证300多家 。
“质量意识已深深植入茶企之中 。”武夷山市茶业局局长陈泽财说,由于奖罚措施得力,茶农、茶企们已从被动转为主动,自主地高擎质量大旗 。
茶艺表演
文化引领,“大红袍”逐年升温
武夷岩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大红袍”,大红袍列武夷四大名丛之首,茶名初见于清代 。
大红袍的先祖,统称武夷茶,成名于约1000年前 。范仲淹(989-1052年)和苏东坡(1036-1101年)等宋代大家不吝言辞的褒奖,把武夷茶推向了“冠天下”的空前高度 。今天我们将“大红袍”这武夷茶的后起之秀,作为岩茶的产业符号,多半还是出于对它高贵出身的景仰 。
有人说,蛰伏多年的武夷岩茶的重出江湖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 。是的,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间,武夷岩茶作为一个产业相继步入产业化导入和发展阶段 。
武夷山的茶人大多记得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两件大事:1981年,大红袍无性繁育成功;1984年,武夷岩茶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 。
前者意味着武夷岩茶的主导产品——大红袍由孤品进入可批量生产的商品化阶段,属于产品研发领域的重大突破,而后者,是新中国对武夷岩茶的首次高规格的正名,与80年代初武夷肉桂连续获得的“国家商业部全国名茶评比一等奖”相比,这次定位的经济价值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更重要的是,随着产品创新和品牌重塑步伐的加快,武夷岩茶产业化的导入已是水到渠成 。
翻开武夷岩茶大事记,我们发现,与品牌和产品导入伴生的还有武夷山人对茶叶市场的有益探索 。首先是借助于名人效应,其次是通过文化的引领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卖茶其实就是卖文化,离开了文化,茶叶与普通树叶无异 。
在这种思想带领下,武夷山于1990年举办首届武夷岩茶节;1991年,举办第二届国际无我茶会;1996年,武夷山市艺术团赴新加坡表演武夷茶艺,景区管委会开辟了九龙窠大红袍茶文化旅游线路……
“2006年是个分水岭!那一年,很多茶农把多年积压的茶都卖光了 。”武夷山市茶叶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回忆说 。2006年初,45集电视剧《乔家大院》热播大江南北,这部反映晋商创业历程的连续剧,将世人的目光聚焦到武夷茶上 。“到武夷山贩茶去”被视为一段古老的文化,震撼着亿万观众 。武夷山市委、市政府敏锐地以《乔家大院》热播为契机,掀起了一股传播茶文化的热潮 。
当年5月20日,以“浪漫武夷、风雅茶韵”为主题的首场大红袍茶推介会在福州西湖举行 。之后的5年,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0多个省、市,举办几十场茶文化推介会,演绎大红袍茶作为皇家用茶、茶中之王的深厚文化内涵 。
卖茶实际上是卖文化 。茶文化的传播带动了茶产品销售,2006年,虽然价格不是很理想,但很多农户已经不再感到茶叶难卖了 。
2010年3月,由著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等共同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表演《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正式公演,长达70分钟的采茶、制茶、斗茶故事,令来武夷山旅游的人们深深陶醉于大红袍茶的文化魅力之中 。
随着大红袍茶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接受,大红袍茶在全国市场逐年升温 。
营销大红袍
茶旅营销,武夷茶渗透进旅游业
从旅游经济的角度看,武夷茶作为武夷山的旅游产品,满足的不仅仅是游客购物一项 。不知不觉间,武夷茶已经渗透到了武夷山旅游业的多个方面 。
不知从何时起,看山戏水的游客增加了看茶园、欣赏茶园风光的内容 。在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和悟源涧,总是能遇到比较多的游客 。绝佳的生态环境孕育了极品武夷茶,而武夷茶生长的地方也因武夷茶的盛名而成为国内外游客游览观光的极好去处 。
在三姑国家旅游度假区,街头巷尾,茶店、茶楼林立,不觉间也想喝一杯武夷茶 。有武夷星等品牌店,也有农家自产的武夷茶 。无论你是商贾名人,还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武夷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