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撒烤茶,依托民族文化 打造茶业独特品牌

图为:威宁香炉山茶场 。
图为:威宁乌撒烤茶馆 。
每天,在地处威宁县城中心地带的“乌撒烤茶”茶馆,慕名前来一品香茗的人络绎不绝 。这个今年“五一”节才开业的茶馆,以其独有的韵味,很快成为贤人雅士品茶休闲的绝好去处;“乌撒烤茶”也因其得天独厚的特点,通过消费者的好评再次声名鹊起……
竞争激烈 在人有我特中寻求突围
由于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适合茶叶种植,毕节历来是传统的优质茶产区 。据史料记载,自明代开始,产自毕节的贡品茶就有七星关区的“太吉”、大方“海马宫”、金沙“清池”、纳雍“姑箐”等,当年大方彝族领袖奢香夫人上京觐见朱元璋所带物品中就有茶产品 。
近年来,随着茶产业的逐步兴起,新建茶园与日俱增 。仅去年以来,全市共流转土地10万余亩发展茶叶种植,新增万亩以上茶叶生产基地3 个 。目前,全市茶叶生产企业已达63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5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个(含省级龙头企业6个) 。2007年以来,全市已培育贵州省著名商标5个,茶叶产品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名茶评比金奖银奖,纳雍县、金沙县分别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贡茶之乡” 。
在这些茶产业中,创办于2004年的威宁香炉山茶园公司大胆把产品定位在中高端市场,走“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 。经过8年的打拼,企业目前已拥有茶园3500亩,其中盛产期茶林2200亩,有机茶园600亩,所生产的香炉山茶、草海鹤舌、乌撒烤茶逐步形成高品质产品,先后获“黔绿之星绿色消费品牌”、“贵州名特优产品”等称号 。
在品牌林立的市场竞争中,了解消费者的真实消费需求,在自己的产品中有针对性地寻求市场突破口,实现产品与市场的顺利对接,是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香炉山茶园公司董事长蔡定常独具慧眼,立足自身产品,以威宁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民族民间茶“乌撒烤茶”为切入点,依托厚重的民族文化特性打造品牌,抢占了市场的制高点 。
传承文化 以此为拓展市场的战略武器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日益提速,饮茶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一种高雅、舒适、健康的生活方式,茶叶消费也成了一种对文化的消费 。因此,附着于产品之上的文化和内涵影响着消费者对茶叶品种的选择 。
自小生活在香炉山边的蔡定常对烤茶情有独钟,为了把茶产业做强做大,他跑遍了全国产茶的地方进行考察 。公司建成后,为传承烤茶这一文化遗产,构筑香炉山茶的销售平台,他匠心独运地发扬了热销主打产品“乌撒烤茶”的优势,并以此为拓展市场的战略武器 。实践证明,他成功了 。
在多年的采访中,采访人员见到,在一些较大城市,为了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一些酒店和茶馆在客人入座后让技师表演“功夫茶”,近两米长的茶壶嘴犹如一杆长枪,在客人的惊叹声中,茶杯已被斟满茶水 。但在啧啧称奇过后,茶的味道却是平淡无奇 。对此,有专家曾评价道:“与‘乌撒烤茶’相比,这种杂技表演的茶道并不能吸引真正懂得品茶的人 。”
民族的和大众的才能历久弥香 。“乌撒烤茶”正是依据威宁传统的“罐罐茶”的饮茶方式,研发出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茶饮品 。这种烤茶的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八个步骤:备具(茶叶、烘罐、火盆、木炭、杯具)—投茶—烤茶—注水(沸水洗茶)—补水—分杯—奉茶(先老后幼、先尊后卑)—品茶 。2006年,蔡定常将这种民间广为流行的“罐罐茶”正式更名为“乌撒烤茶”,使这种独特的烤茶法以文化和产业结合的方式得以更好地传承 。
5月中旬的一个夜晚,采访人员在威宁和一帮朋友真正领略了乌撒烤茶的醇香和厚重 。对烤茶颇有研究的省作协会员、威宁作家马学文亲自为大家表演了“乌撒烤茶”的茶艺 。只见他将特制的小沙罐放在火炉上烤热,再放入少许茶叶,然后用手不停地摇,使茶叶在罐内慢慢膨胀变黄,待茶叶有一种豆香的味道溢出,随即将一旁烧开的水冲入罐中,罐内顿时水汽沸腾,茶香四溢 。马学文介绍,“乌撒烤茶”特别要掌握好烤焙茶叶的火候,茶罐要烫,水要正烧开,只要做到这两点,此等的茶也能变成好的茶汤 。如果罐太烫,就会把茶叶烤糊炒焦,不能饮用 。罐的温度不够,也起不到烤焙茶叶的作用 。在烤茶的时候,一般是看不见茶叶在罐子里的变化的 。而娴熟的技师则仅凭手感和罐口边冒出的微烟,就能判断茶是否已烤炙好了 。用开水冲出的罐内的水汽,刚好起到“洗茶”的作用,待这些水汽流走后,重新倒入开水,这时候冲泡出来的茶就可以分杯饮用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