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视袋泡茶 不科学营销 茶叶质量存疑,中国茶业何去何从

近期,随着一系列茶叶事件的发酵,中国茶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话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关注的背后是“七万中国茶厂,抵不上一家立顿”的现实,面对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商立顿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作为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茶产业该何去何从?
在采访人员试图联系北京的一家老字号茶行时,该茶行营销部的人员告诉采访人员,刚刚接到上级部门的通知,所有的采访必须预约上报,待接到主管部门批复后才能展开 。
看似平淡无奇的话题为什么如此敏感,是前一阵子的茶叶农药残留事件让行业圈内的人很受伤,变得谨慎起来;还是中国茶品牌建设的确滞后,成了一个不能碰触的话题?
偏见:袋泡茶是低端
有关中国茶的品牌建设话题,业界一直争论不休 。一种观点认为,对消费者的无视正是中国茶企最大的败笔 。茶企成天念叨茶文化,生产茶叶时只顾自身的爱好兴趣狂热地追求口感,根本不去研究当代人的消费需求 。由于茶文化具有浓重的权贵文化色彩,把普通黎民的需求抛弃了,于是,喝不起中国茶的只能去买“立顿”,没条件享受“工夫茶”的只能去泡“立顿” 。
在一家茶行同营销主管聊及袋泡茶的话题时,其漫不经心的态度让采访人员很吃惊 。他说,中国茶企不是不能做袋泡茶,而是不屑于做 。用传统方法加工茶叶时,常常会余下很多茶末,如果做袋泡茶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很多茶企怕砸牌子,都不做 。传统茶叶讲究条形,品得是个韵味,所以这些茶末,或者给员工喝,或者扔掉 。不过这位主管也表示,由于这些茶末泡茶味道很好,他常会存一些 。
虽然袋泡茶这种“下里巴人”不受中国茶企待见,但它却入了普通消费者的法眼 。据悉,立顿茶业年产值约23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中国茶年产值的2/3强 。
在中国茶企眼中,立顿的袋泡茶是低端茶,但实际上立顿的茶价却并不低端 。
在超市中采访人员看到,“立顿”茶叶每盒有20个小包装,每一包为1.6克,共计32克,零售价在11元到15元人民币之间 。按这种价格折算起来,每斤也在百元以上,并不算便宜 。而且立顿的包装多为纸盒外加塑料薄膜,同中国茶的包装相较,显得比较平民化 。
快捷的泡茶方式、大众化的口味、平民化的感觉,让立顿轻而易举地渗透到世界各地,赚足了钞票 。而这种放下身段的做法,在中国茶企那里,却是难以迈出的一步 。
采访人员在一家雅致的茶行碰到一位客人,对方看似也是非常有消费能力的 。他对自己的朋友抱怨,前几天喝过两三万一斤的茶叶,一股榴莲味,实在是消受不了 。但他不明白为什么就有人对这种味道情有独钟,多少钱都买来喝 。他认为,这也许就是中国人品茶品到极致的一种表现,制作花样层出不穷、茶叶口味千奇百怪 。据悉,由于中国茶客追求极致,西湖龙井现有300多个品牌,资源严重分散,整合起来困难重重 。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对茶叶的这种贵族化情结一直弥散不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茶产业的发展 。对圈内人士而言,这无可厚非,但对普通民众而言,慢节奏的时间有限,多数时候都在奔波,常常喝茶喝得是营养和能量,文化追求是又一个层次的事了 。
固执:营销不接地气
除了对传统的茶叶生产方式恋恋不舍外,中国茶企对营销渠道也鲜有创新 。有学者指出,中国茶企撇不开老祖宗的开店卖茶本领,从小店到大店,现在又流行起茶叶会所 。这种转变的本意是应对开店卖不了几斤茶叶的难堪,但效果是大店也好会所也罢,进店的客人总是少之又少,茶企只见大手笔投入不见高业绩回报 。
在一家茶行坐着品茶的过程中,采访人员发现出出进进的顾客并不多,偶有光顾的,会被店员冠称为“某某老总”,显得很熟稔 。这些顾客多带着生意伙伴在雅间边喝茶边聊事 。店员告诉采访人员,这些多是茶行的vip会员,每月的消费从5000元到一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不等,可以免费使用雅间,所以就常来茶行谈业务 。但如果是散客,使用雅间则每小时需要支付120—160元的费用 。据说,为了保证分店的产品加服务业务模式不受冲击,茶行的产品一般不放到商场等纯销售场所里销售 。
按照惯例,产品加服务这种业务模式中,产品的价格一般比较高,采访人员留意一下店内的产品,百元以下的价格没有,比较多的是千元以上的产品,这种产品对vip客户来讲,消费或者送礼都正合适,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却令人望而却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