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处镇出产的朵贝茶,近年来由于加大了精加工的力度,注重品牌效应,所产出的茶品质越来越优良 。
2007年,朵贝御峰获第四届全国茶叶博览会银奖;2008年朵贝御芽获第五届全国茶叶博览会金奖 。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印证了朵贝茶曾经作为贡品的名副其实,曾经被多种文史资料记载的实至名归 。但是如今生产的朵贝茶与曾经作为贡品的朵贝贡茶相比,是有过之还是不及?朵贝贡茶最精华的过去是不是作为贡品的时候?今人没喝过当时的贡茶,不知其味,但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周总理对朵贝茶香气浓郁、色清味甘的赞叹 。
关于朵贝茶,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 。当年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刚勇非常的孟获非常感激,弥来奇珍异宝,欲送予诸葛亮,可是诸葛孔明乃高风亮节之人,如何肯收?孟获因此而心不甘,后其谋士对他说丞相乃高雅之人,绝对喜欢喝好茶 。孟获便找来了空山朵贝茶,送与孔明 。孔明果然很高兴,常备于案头,夜观兵书,摇羽扇而品朵贝茗茶,乐此不彼 。北伐时,孔明失街亭,挥泪斩马谡,后不得已坐孤城迎战老谋深算鹰视狼顾的司马懿,此时诸葛孔明因连日来的不顺,烦躁达到了极点 。但该面对的还得面对,于是便在孤城上摆上古琴,焚上香,沏上空山朵贝茶,两口茶下肚,诸葛孔明顿感神清气爽,心静如止水,视司马懿的千军万马如无物,抚琴间胸中若有雄兵百万,那气势,直逼得司马老贼狼狈逃窜 。而孔明又是一身冷汗,忙又饮一口朵贝茶,顿觉精神百倍,从容安排事宜 。
此一传说不论真假,但从地理位置、土壤成分、海拔高度,化处镇的确是出产茶叶得天独厚的好地方,别说是三国时候,就算是战国、秦、汉的时候,化处镇产出好茶也不足为奇 。可是孟获送给诸葛亮的朵贝茶到底有多好?与后来的贡茶相比如何?与给周恩来总理喝的朵贝茶相比如何?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 。
那么真正的朵贝贡茶极品是哪个时代出现的?
1956年以前,化处镇叫天竺镇,由天竺二字我们不难想象这个古老小镇佛文化的深厚,在如今的化处镇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之内,尚残存着三座寺庙 。关于化处镇镇名的来历,还有这么个传说 。明宪宗年间(约公元1466年),俗姓任,名可为,法号天问者、河南城州府商水县人云游到化处,相中化处绝美的山水,便在该镇的双凤山寺修行,直至坐化成仙,化处镇因此而得名取神仙坐化之处之意 。
天问法师在天竺古镇(即化处镇)修行期间,当然喝到了诸葛亮曾喝过的空山朵贝茶 。天问法师在参禅悟道的同时,口中诵真经,时而饮一口朵贝茶,精神愈发振作,气定神闲,更加参透了滚滚红尘的是是非非 。当然了,天问法师不只会参禅,对于茶道也非等闲之辈 。在做完早课的时候,天问法师云游到了朵贝村,观看了当地农民制茶的全过程,拈一片茶青丢入口中,念一声阿弥陀佛,便到山间采了一些茶青带回寺庙 。在幽静异常的夜晚,天问法师找了口小锅,烧起旺旺的柴火,开始制茶 。从此,天问法师再没到附近农民家中化茶,反而是来寺庙烧香许愿的善男信女,往往能尝到法师亲手制作,用山泉沏出的好茶 。据说,天问法师除了佛法无边,还擅于医道 。附近仡佬寨的一名妇女月经不调,久治不愈,不得不厚着脸来找天问法师 。天问法师为其号了脉,口诵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取出了一小包自采自制的茶叶,嘱咐妇人早中晚各饮一杯 。一月后,妇人的月经恢复正常 。又有一彝族老汉,老婆病死不久,女儿就被豹子吃了,不到一月儿子又由坡上摔下而死 。老汉很是消沉,做事老出差错,老是顾此失彼,精神渐渐失常 。天问法师知道后送去了自制的朵贝茶 。彝族老汉在饮用该茶过程种,不知不觉就神清气爽、物我两忘,找回了生活下去的信心了 。
天问法师制作的茶叶名声越来越大,随着香客们的口口相传,附近的村民纷纷来向其学习制茶工艺,天问不问年龄身份,悉心传授,从此,朵贝茶的制作工艺愈加精纯,而天问法师的茶道一如他的佛道一样越来越精深 。
在天问法师最终修成正果、坐化成仙后,他的茶道已是名声斐然 。当地地方官把朵贝茶作为上好礼品,一级送一级,最终送到了崇祯皇帝案头,崇祯皇帝喝了朵贝茶,在三宫六院的醉生梦死中,更加的游刃有余 。当然这是得道高僧天问法师始料未及的 。
相传,清朝嘉靖年间,嘉靖皇帝曾有一段时间不理朝政,一门心思寻找长生不老之术,后得知天问和尚饮朵贝茶成仙后,便吩咐下属不远千里来到化处收寻朵贝茶作为养生饮料,饮后觉得精力充沛、耳聪目明,遂不再做那些炼丹防仙之事 。
推荐阅读
- 成都鹤鸣山贡茶传说解析
- 漳平台农创业园,阿里山生产出故宫贡茶
- 贵定县云雾镇鸟王村,茶山深处品贡茶
- 湖北团黄贡茶,引种金观音 打造自个乌龙茶品牌
- 长兴大唐贡茶院考察团6日赴江苏宜兴考察
- 珙县,昔日鹿鸣贡茶 今日寻常百姓茶
- 北京少儿基金会茶学教育基地代表考察大唐贡茶院
- 北苑贡茶的特征与九道制作工序介绍
- 长兴县大唐贡茶院入选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
- 金瓜贡茶,西双版纳最佳女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