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木门镇青龙村茶叶种植示范园走访记

三合村茶农在进行茶园管护 。
旺苍县木门镇青龙村是旺苍县茶叶种植示范村 , 当地村民从70年代就开始种茶 。
【旺苍木门镇青龙村茶叶种植示范园走访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 木门镇依托青龙和三合两大茶园 , 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 , 建成青龙、三合、黄粱、元坝、茶园五个村1万亩的茶叶产业园区 。
12月20日 , 采访人员到木门茶叶园区采访 。
一亩茶园赛过五亩水稻
冬日的薄雾将青龙山笼罩在一片朦胧中 。
木门镇青龙村茶叶园区 , 路、渠、林配套 , 茶树苗正茁壮成长 。
正进行茶叶冬管的青龙村二社村民蒋庭奎告诉采访人员 , 种茶的效益很好 , 现在全村老百姓种茶积极性都很高 。
今年60岁的蒋庭奎一边算账一边介绍 , 他家共有两亩地 , 种茶收入可达8000元 , 他家光靠春季的采茶收入都能够维持一家人半年的生活 。
青龙村党支部书记张全兴补充道 , 蒋庭奎还只是算了茶园中茶树的产值 , 还没算茶园间套种植农作物的产值 。实际上 , 茶农都在茶园套种了花生、豆类等矮杆农作物 。一方面 , 茶园的收入得到增加 , 另一方面 , 豆类等农作物有极强的固氮作用 , 有利于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 。如果把间套种植的农作物产值加起来算 , 每亩茶园的产值甚至赛过5至7亩水稻产值 。
公司+合作社为农民增收上双保险
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 。
2010年 , 当地组建了青龙山茶叶有限公司 , 农户以土地入股 。青龙村68户农户把自家的480亩土地全部流转给青龙山茶叶公司 。目前 , 青龙村90%的耕地变成了茶园 。
青龙山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苟清生告诉采访人员 , 按照租用每亩地350元、每亩田650元的价格对农户进行补偿 , 再加上老百姓在茶园里平均每天80元的务工收入来算 , 出租土地并在公司务工的村民每年收入可超过万元 。
采访人员粗略计算 , 木门镇有1万亩的茶叶园区 , 如果按每亩产鲜茶叶50斤计算 , 可产鲜茶叶50多万斤 。
青龙村二社村民何明清说 , 龙头企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对外销售 。我们只管种植 , 一点都不愁销路 。
三合村茶叶合作社理事长石大清介绍 , 按照合作社和茶农签订的协议 , 专业合作社每年要给入社的茶农每亩400元的返利 , 投产后 , 根据产茶的效益 , 还要进行分红;三合村茶农人均收入能达到5000元 。
三合村茶农在学习茶叶种植技术
发展绿色低碳茶叶 , 标准化生产不可少
苟清生介绍 , 青龙村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种茶条件 , 但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有机茶叶 , 标准化生产力度一点都不能减 , 茶区园林化、茶园水利化、茶树良种化、栽培科学化、生产机械化是公司的发展目标 。
据介绍 , 在推进标准化生产中 , 该公司先后制定并推行了茶苗选育、茶园栽种、茶叶采摘、茶园药肥管理、茶叶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环节的规范种植管理制度 , 施用堆肥、沼肥、沤肥、间作绿肥等来改良园区土壤 , 安装病虫害测报站来掌握病虫害发生信息 。
苟清生说 , 现在茶园田管都实现了机耕、机剪、机防以及茶叶加工、运输全程机械化 。
五年内 , 这里的万亩茶园将全部达到管护、采摘标准化 , 实现年产有机茶250300吨 , 产值达到7500万元8500万元 。苟清生说 , 我们还准备在茶园里发展跑山鸡养殖 , 套种桂花树 , 充分发挥茶叶园区的综合效益 。
未来五年 , 全镇将发展茶叶2万亩 , 茶农收入每年可增长700元 。木门镇负责人孙天勇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