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皇后为什么这么好 明朝只有一位皇后的皇帝
今天,我们有许多地方在搞不同内容的选秀选美,要求德艺双馨、才貌双全等,尽管给予了很多新时代的特色和内容,若单就形式看,本来与明朝的宫中选皇后差不多,只不过历史的条件更加苛刻、标准更加严格罢了 。
【明朝的皇后为什么这么好 明朝只有一位皇后的皇帝】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皇帝贵为九五至尊,为管理天下,为使江山代代相传,故没有那位皇帝不希翼自己能子孙满堂,人丁兴盛 。故中国历史的皇帝大多都广纳嫔妃,以保证后代继承无忧 。周代做法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 。” 而在明代,皇后以下也有皇贵妃、贵妃、九嫔、才人、婕妤、美人、昭容、选侍、淑女等 。真可谓是:“后宫佳丽三千 。”
本来,皇帝的妻妾没有并没这么多,只是包括可以随时为皇帝所驱使的宫女们,就远不止三千之数了 。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内廷宫女多达9000人 。这些宫女将有些什么悲惨遭遇,笔者曾有专门文章论述,在此就不详述了 。
明朝为了切实保证皇帝血脉的纯正性与优良化,他们采取了许多不同以往朝代的做法 。比如在挑选皇后的问题上,就在考量外在条件之外,还加上了政治需要 。为幸免前朝外戚干政的教训,严格操纵后族的势力,明朝皇后尽可能多挑选民间的小家碧玉 。《明史·后妃传》对此记载到,明太祖朱元璋特地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当作治理后妃的“家法” 。并规定在后妃的遴选时,“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 。明太祖朱元璋甚至还在宫内加挂一块红牌,上面镌刻着警戒妃嫔不能乱政的警示 。后来明朝的历代皇帝也向来对此严加防范 。这种做法,不能说没有可取之处 。
明朝皇后的挑选做法,是通过资格资格把关后,再按照标准条件进行筛选 。其方式重要是“逐级筛选淘汰法” 。即:
第一步是“海选” 。皇帝准备结婚时,皇宫先派遣众多宦官到全国各地挑选5000名年龄在十三到十六岁之间的少女,集中在一起再进行初选 。
第二步是“初选” 。在这轮选拔时,宦官们会安排一个较大场地,把所有各地海选来的少女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序,通过目测方法,把过于高矮胖瘦的少女先行淘汰,淘汰比例操纵在五分之一左右 。
第三步是“细选” 。初选后的第二天,进入第三轮选拔,菜叶网,宦官们仍按照上一天的列队方式,仔细察看每人的五官、头发、皮肤以及音色、仪态,项项过关,若有某项不合要求,即被淘汰 。这一轮又会淘汰剩余人数的一半 。
第四步是“精选” 。到了此时,约2000人会进入第四轮挑选 。这一轮不再的依靠目测,而是太监们除了用尺子仔细测量少女的手足大小肥厚等,还要考察少女的身姿体态风韵等,对排在倒数的1000名少女加以淘汰 。将留下的另1000名美女召入宫中继续参加深入选拔 。
第五步是“宫选” 。通过前四关的女子,都可以成为宫女,但是能否成为后妃,还要进一步观察考察 。在她们入宫后,宫中专门安排从事“招聘”工作的宫娥们,会区别将其引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察其贞洁”,要求身上没有疤痕,肌肤细腻光泽,再从这1000人中的过关者里再推举出300人,提拔为宫女头目 。
第六步是“妃选” 。由皇帝派遣专人近距离详细观察一个月,透过这300名留宫美女的性情言语,推断性格是否温和敦厚,是否睿智贤惠 。根据表现与认定,再筛掉250人,剩下的50人便有自动晋级为嫔妃的可能 。
第七步是“推选” 。由皇太或太妃做主考官,带领一班人或她们自己拿主意,从50人中选出3个可供皇帝钦定皇后的后备人选,按当时叫法是“选三” 。
![明朝的皇后为什么这么好 明朝只有一位皇后的皇帝](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08/213032N18-0.jpg)
文章插图
第八步是“钦定” 。到了这一关 。皇帝可以根据自己对“选三”推举的佳丽,亲自钦定一名皇后 。固然,对已经进入“选三”环节落选变陪选的另两名美女,普通不会亏待,都会被封为贵妃,但也有被赐予金银币退回家的先例 。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明朝皇后的挑选是极其严格的,也是极其苛刻的 。在这种层层把关的挑选下,普通最后所选皇后的内在素养与外在仪容都能得以保证 。只是封建社会的这般挑选,无疑仅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手段,仅是为了满足
推荐阅读
- 妈妈我爱你作文800字 妈妈我爱你的作文
- 公司和企业的区别? 有限公司是什么意思
- 人生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呢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呢
- 以梦想为话题的作文600字(梦想作文)
- 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600字(那一刻我长大了600字作文)
- 世界最贵十大名酒 世界上最贵的酒排名第一
- 龙虾最多能活多少岁 年龄最大的龙虾
- 计算机的灵魂“操作系统”,你对它了解多少?
- 自媒体追热点的正确姿势有哪些?
- 一个自媒体新手小白的心路历程,你经历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