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外,长三角“小地方”也发力打造特色茶品牌

正是长三角茶叶上市时 。陆羽《茶经》有云:茶者 , 南方之嘉木也 。放眼长三角地区 , 千年茶文化积淀孕育出了一

除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外,长三角“小地方”也发力打造特色茶品牌

文章插图
除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外,长三角“小地方”也发力打造特色茶品牌

文章插图
正是长三角茶叶上市时 。陆羽《茶经》有云:茶者 , 南方之嘉木也 。放眼长三角地区 , 千年茶文化积淀孕育出了一大批独具地域特色的茶叶品牌 。近年来 , 除了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等耳熟能详的老牌名茶 , 亦有莫干黄芽、茅山长青这样的“后起之秀”开始崭露头角 。
近年来 , 长三角各地发力打造“一茶一品牌” 。
杭州的西湖龙井广泛进驻机场、高铁站等公共区域 , 进行品牌形象宣传 。同时 , 当地政府积极打造的新昌大佛龙井、嵊州越乡龙井等“区域子品牌”亦有崛起之势 , 进而初步形成龙井茶“品牌版块” 。苏州吴中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已连续举办多年 , 通过开展洞庭山碧螺春茶叶“诚信惠民”示范合作社网络评选等活动 , 传递诚信经营、专注品质的理念 , 保护传承“洞庭山碧螺春”特色品牌和靓丽名片 。六安瓜片则以创建全国茶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等为抓手 , 深耕茶叶的品质和安全 , 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 实现从生产、销售到农业投入的全程监管 , 以此获得口碑和市场青睐 。
【除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外,长三角“小地方”也发力打造特色茶品牌】浙北小城德清近年来亦开始发力区域特色茶品牌的打造 。2018年底 , 德清县莫干黄芽茶产业农合联成立 。为了进一步强化品牌 , 当地还推出了莫干黄芽茶叶统一包装 , 并建成了莫干黄芽综合服务示范中心 。
除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外,长三角“小地方”也发力打造特色茶品牌

文章插图
打开凤凰新闻 , 查看更多高清图片近日第十一届“莫干黄芽”茶王赛暨2019年全民饮茶日 , 专家审评中 。采访对象提供
作为莫干黄芽品牌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 4月21日 , 首届中国田园博览会系列活动——第十一届“莫干黄芽”茶王赛暨2019年全民饮茶日 , 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镇启幕 。据介绍 , 此次茶王赛共收集黄茶茶样19份 , 绿茶茶样17份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所、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浙江大学等专家从茶样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五方面 , 对各茶场的送茶样进行评比 , 最终评选出“茶王” 。于德清而言 , 包括“茶王赛”在内的一系列类品牌建设 “组合拳” , 提升了莫干黄芽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 规范和促进德清茶产业 , 为莫干黄芽“抱团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 。
德清县农村农业局负责人表示 , “莫干黄芽”茶王赛更加注重茶文化的交流与大众的参与 , 这进一步扩大“莫干黄芽”的社会基础和市场需求 , 激发德清茶农的品牌竞争意识 , 促使茶企完善加工工艺 , 提升产品质量 , 丰富文化内涵 。
长三角地区如何齐头并进 , 深耕区域特色茶品牌 , 使之成为产业高端发展、农村致富增收的新动力?浙江大学湖州市产学研茶产业联盟首席专家龚淑英教授建议 , 应该让政府、企业、民间资本三者有机结合 , 发挥各自优势和特点 , 协同合作搭建茶品牌宣传推介平台 , 不断延伸和丰富茶业的产业链 。
“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 , 旅游资源丰富 , 可以打造以茶叶为核心文化旅游体验点 , 形成长三角茶品牌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龚淑英表示 , 也可以借力宁波——舟山港、“义新欧”中欧班列等 ,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 , 沿线地区讲好茶品牌故事 。这是不少专家的共识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农村经济研究部副巡视员秦中春认为 , 不能“就茶叶说茶叶” , 除了追求产品健康 , 还应发展乐活农业 , 将文创发展引入农业农村 。“比如在新茶上市时 , 让人来闻茶香 , 喝茶 , 体会茶文化 , 这就是文创发展的重要领域 。”秦中春说 。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旭君表示 , 目前在江苏 , 知名茶叶品牌有南京雨花茶和洞庭碧螺春 , 但事实上 , 各地都有品质优良、历史悠久的茶叶 , 比如句容下蜀的云雾茶 。“但云雾茶也就本地人知道 , 最多南京人知道 , 为什么?没有龙头企业 。”朱旭君建议 , 要由大型企业或地方政府出面 , 合并整合资源 , 统一种植、加工和管理 , 统一营销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