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特色小品种茶系列--南安石亭绿

南安石亭绿茶是条形炒青绿茶之一,产于福建省南安县丰州镇桃源村的莲花峰 。
石亭绿毛茶色泽银灰带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有“三绿”之称,香气因季节变化,产生类似兰花、绿豆和杏仁的不同香气,誉为“三香” 。3月底4月初开采一年可采春、夏、暑、秋茶及冬片五季 。采摘标准一芽二叶初展 。

福建特色小品种茶系列--南安石亭绿

文章插图
相传,宋末延福寺僧人净业、胜因两人在莲花峰岩石间发现茶树,便加以精心培育,细加采制,制成的茶为僧家供佛之珍品,和招待来石亭游客的礼品 。因茶叶质佳,再加上产于佛门古刹,故饮茶者日增,石亭绿因此而驰名 。以莲花峰为中心,乌石山、石坑、石马山、法华山、五华山等数十座山间均发展了石亭茶的生产 。石亭茶成为侨乡馈赠亲友的礼品,从此,石亭绿闻名海内外 。
福建特色小品种茶系列--南安石亭绿

文章插图
主要的工艺有轻萎凋、杀青、初揉、复炒、复揉、煇炒、足干7道工序 。轻萎凋的目的是蒸发部分水分,散发青草气,促使茶多酚轻度氧化,蛋白质等含氮化合物水解,氨基酸含量增加,这一系列物质的变化是构成石亭绿香味醇爽的物质基础 。
轻萎凋是将芽叶摊放在竹制的匾上,放在通风的阴凉处,当含水量减少 5~8%,叶色失去光泽,叶质转软,发出清香即为适度 。
初揉到复揉是石亭茶做形的关键工序,通过初揉、复炒到复揉,使茶叶边失水边成形,达到条索紧结的目的 。通过煇炒达到做色的目的,煇炒时将茶叶紧贴锅面,在锅壁上不断地磨转,直到茶叶呈银灰色,茶香透露,捏之成粉末即可起锅 。簸去黄片,筛出粉末,再入锅进行足干,即为石亭绿的半精制品,通过筛、风和低温慢炒,摊凉后匀堆装箱,即为石亭绿的精茶 。
福建特色小品种茶系列--南安石亭绿

文章插图
【福建特色小品种茶系列--南安石亭绿】采制早,登市早,是石亭茶的生产特点 。每年清明前开园采摘,谷雨前新茶登市,故有“不老亭首春名茶”之说 。石亭绿的鲜叶原料采摘标准不同于一般的红、绿茶,又区别于乌龙茶,介于乌龙茶和绿茶之间 。即当嫩梢长到即将形成驻芽前,芽头初展呈“鸡舌”状时,采下一芽二叶,要求嫩度匀整一致,精湛的工艺技术是石亭绿品质形成的保证 。由于茶叶质量优异,又出自佛门,求茗者日众 。石亭因茶而增荣,茶也因石亭而出名,石亭绿名声更盛 。
福建特色小品种茶系列--南安石亭绿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