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广告转化为什么这么差?75%的原因是投放点和文案的问题

经常优化账户的你,知道一条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都受哪些因素影响吗?
我们先来看个案例 。
下面这张图,分别在“头条”和“微博”上两个平台投放,你觉得哪个平台的效果会更好?

信息流广告转化为什么这么差?75%的原因是投放点和文案的问题

文章插图
 
毋庸置疑是微博平台效果会更好 。那为什么?
因为人群不同 。微博的人群更偏娱乐化,比较符合上述创意的内容 。
互联网环境中,流量到处都是,但所有的平台都有自己的特有属性,如果无法找到适合你的流量,那么平台流量流量再大也与你无关 。
在信息流推广中,我们可能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
我的产品没有卖点,怎么推广啊?
我投放哪个平台广告效果好?
为什么点击率很高,但转化率很低呢?
填了表单的客户怎么聊了两句就没下文了呢?
……
说到底就是在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的流量没有效?
而通常情况下,一个流量是否有效主要包含三个关键词:媒介、受众和产品 。即MAP理论 。
那什么是“MAP理论”?来,继续往下看 。
一、流量有效性之媒介
媒介就相当于渠道 。我们投放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有效流量,而不同媒介所对应的场景、流量也不尽相同,用以实现的广告目的、广告内容制作也会各不相同 。
看个案例:
信息流广告转化为什么这么差?75%的原因是投放点和文案的问题

文章插图
 
这是陌陌App做在地铁通道里的广告 。我们设想一下自己正从地铁走过,然后某个抬头的瞬间,眼睛瞄到了上面这个广告 。
然后我们切换一下状态,当你低头看手机,在某个APP里看到了下面这样的广告,同样,也是陌陌的:
信息流广告转化为什么这么差?75%的原因是投放点和文案的问题

文章插图
【信息流广告转化为什么这么差?75%的原因是投放点和文案的问题】 
我们把两个广告内容比较下,是不是觉得内容变化有点大?说是天大的差别也不为过 。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投放的媒介不同 。
媒介一定意义上可以解释为用户看到广告时的场景 。也就是说,媒介代表了场景 。
不同场景下的用户,他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他接收信息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根据用户当下的那个状态去写对应的内容 。
想想一般你看到的地铁通道里的广告都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在地铁中看到的,以品牌广告居多,推广品牌形象为主:这其实和地铁广告给大众的心理形象有关,在这里做广告意味着品牌有实力,那么相应的投放费用也比较高 。因此地铁广告更多是要树立品牌形象 。
所以陌陌发布在地铁通道里的广告,起的是广而告之的作用,介绍自己是个社交工具,整体设计风格看上去具备亲和力,比较年轻化,跟陌陌的品牌形象吻合 。
不同媒介,不同流量场景,所匹配到的广告内容及所要完成的目的都是不同的,这是我们在投放广告时,所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
所以,在信息流推广中,想要完成一定的KPI考核,实现有效流量抓取,那就需要针对每个流量通道的特性做定制化文案 。
比如同样是婚纱广告:在知乎,可以伪装成问答,最好还要有点话题性,不然难以引发传播 。
但在头条,就适合伪装成通知,比如民国风婚纱今日上线,限99对尝鲜 。
二、流量有效性之受众
明确了每个渠道的流量场景后,你还有明确:这条广告是给谁看的 。
受众精准的文案,可以让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
很多优化师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将时间浪费在那种不会买、或者是没有实力买的受众身上 。
信息流广告转化为什么这么差?75%的原因是投放点和文案的问题

文章插图
 
所以,在投放前,我们要先对广告的人群做一个界定范围 。
01、用户对你的产品感兴趣吗?
首先,你要投放到的这个人,他必须要对你的产品/服务产生兴趣 。
比如你卖的是代步型的轿车,那么对越野感兴趣的人就基本上不用考虑了,你也不需要把广告投给有这种透露出越野气质的用户 。
假设你投放的是寿险的广告,那么那些超出年龄范围之外的用户就不需要你考虑了 。
除非,你有数据或者调研证明,这些超出产品年龄之外的人士可以影响你目标用户的决策,你才有必要针对他们做投放 。
02、用户能买得起你的产品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