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越长?不要被这固定认知冲昏了头脑

众所周知,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全面爆发,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认可、青睐纯电动车 。不过,其中不少消费者,对纯电动车仍存在固定认知 。他们认为影响纯电动车续航的因素,只有电池容量,其他均不会对续航里程造成多大影响 。这样的认知是否存在偏见?今天,笔者就跟大家破除一下纯电动车的认知误区 。
新能源认知误区一:电池容量越大,续航就会越长
【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越长?不要被这固定认知冲昏了头脑】电池有“边际效应”,一味增加容量并不可取 。想理解“边际效应”,就得先知道什么“边际”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它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商品带来的效用 。用更通俗的话讲,边际就是“新增”带来的“新增” 。而边际效应就是你多消耗一个单位的商品,所能带来的新增的享受 。

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越长?不要被这固定认知冲昏了头脑

文章插图
举个简单例子,当你很饿时,吃第一个汉堡时让你很满足,它给你带来的效用很高 。可是,第二个汉堡就没第一个那么满足,边际效应就少一点,等到了第三、四个,这种满足感便逐步递减,这就叫“边际效应递减” 。
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越长?不要被这固定认知冲昏了头脑

文章插图
所以,“边际效应”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上,根据边际平衡定律,并不是电池越多,就会带来续航越长的表现 。最重要的是,纯电汽车若一味追求大容量电池的堆积,还会造成电池成本的陡增 。同时,电池位置布置难度也会攀升,这会让车企,不得不额外支出对电池结构布置的研发成本 。这样一来,纯电汽车的生产成本,就会随之提高,而当其进入市场那一刻起,这些成本,则不得不由消费者买单,增加消费者购车压力 。
在目前纯电汽车市场上,续航里程水平参差不齐,从400公里到500公里再到600公里,各种长续航产品应有尽有 。但对当下消费者而言,续航多少才够用?这在笔者看来,500公里续航左右的产品,可谓恰到好处 。
以北京上班族每天通勤20公里为例,500公里续航可让他们通勤25个工作日(每月22个工作日),且中间不用充电 。假如节假日短途跨城旅行,500公里续航可让他们轻松应对 。那谁是代表性的产品呢?笔者首推最近以真实续航口碑著称的热销车型——北京现代菲斯塔纯电动,其得益于56.5kWh合理的电池容量,带来490km的真续航表现,既可满足上班族日常通勤代步,又能解决“跨城旅行说走就走”的需求,可谓一举两得 。
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越长?不要被这固定认知冲昏了头脑

文章插图
不过有人会说,小鹏P7 2020款后驱超长续航智行版续航高达706km,这样的表现难道不香么?凡事综合来看,这款车补贴后售价高达25.49万元,且经笔者实测该车仅600公里左右的实际续航,这与其高达80.87kWh的电池容量,所造成的更大电池重量和电池成本,存在紧密联系 。所以,消费者没必要花这么多钱,去购买续航存在一定水分的产品,更没必要一味追求高续航,够日常通勤和应付短程跨城旅行即可 。综上而言,新能源汽车同样存在电池增大所造成的边际效应,一味增加电池容量的方法并不可取 。
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越长?不要被这固定认知冲昏了头脑

文章插图
新能源认知误区二:电池能量密度的高或低,一点不重要
除了电池容量大小,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 。能量密度高了,电池就轻,汽车负荷相应减少,续航也就能够相应增加;而如果能量密度低了,相同重量下的电池容量就会变少,续航也会降低 。
这样一来,有不少人认为,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即可解决续航问题 。可问题在于,如果能量密度是关键问题,那车企不断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之路,是非常艰难的,其中,必须面临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矛盾 。于是,使电池能量密度保持“合理值”的同时,又给予电池配备智能温控系统,成为当下高品质纯电产品的主流 。
电池容量越大续航越长?不要被这固定认知冲昏了头脑

文章插图
以菲斯塔纯电动为例,通过搭载宁德时代(300750,股吧)提供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41.4Wh/kg,容量为56.5kWh,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为12.7kWh,使得NEDC续航里程高达490km 。相比较之下,广汽Aion S 530版虽同样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离子电池组,但高达150Wh/kg的电池能量密度,并没带来长续航里程,仅为410km,这样的表现难与菲斯塔纯电动抗衡,同时也让笔者此前提到的“边际效应”再次展现 。
需要强调的是,菲斯塔纯电动搭载的智能温控系统,可对电池进行实时监控,同时通过液冷系统进行温控 。当动力电池温度高于32℃时,通过冷却器对动力电池进行冷却,当动力电池温度低于-5℃时,通过加热器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使电池在理想温度下工作,并保证电芯温差在5℃以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