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事务基础入门( 四 )

为此,Dale Skeen和Michael Stonebraker在“A Formal Model of Crash Recovery in a Distributed System”中提出了三阶段提交协议(3PC) 。
8.2 三阶段提交协议 3PC
与两阶段提交不同的是,三阶段提交有两个改动点 。

  • 引入超时机制 。同时在协调者和参与者中都引入超时机制 。
  • 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插入一个准备阶段 。保证了在最后提交阶段之前各参与节点的状态是一致的 。
也就是说,除了引入超时机制之外,3PC把2PC的准备阶段再次一分为二,这样三阶段提交就有CanCommit、PreCommit、DoCommit三个阶段 。
1. CanCommit阶段
3PC的CanCommit阶段其实和2PC的准备阶段很像 。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commit请求,参与者如果可以提交就返回Yes响应,否则返回No响应 。
  1. 事务询问
  2. 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CanCommit请求 。询问是否可以执行事务提交操作 。然后开始等待参与者的响应 。
  3. 响应反馈
  4. 参与者接到CanCommit请求之后,正常情况下,如果其自身认为可以顺利执行事务,则返回Yes响应,并进入预备状态 。否则反馈No
2. PreCommit阶段
协调者根据参与者的反应情况来决定是否可以记性事务的PreCommit操作 。根据响应情况,有以下两种可能 。
假如协调者从所有的参与者获得的反馈都是Yes响应,那么就会执行事务的预执行 。
  1. 发送预提交请求
  2. 协调者向参与者发送PreCommit请求,并进入Prepared阶段 。
  3. 事务预提交
  4. 参与者接收到PreCommit请求后,会执行事务操作,并将undo和redo信息记录到事务日志中 。
  5. 响应反馈
  6. 如果参与者成功的执行了事务操作,则返回ACK响应,同时开始等待最终指令 。
假如有任何一个参与者向协调者发送了No响应,或者等待超时之后,协调者都没有接到参与者的响应,那么就执行事务的中断 。
  1. 发送中断请求
  2.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abort请求 。
  3. 中断事务
  4. 参与者收到来自协调者的abort请求之后(或超时之后,仍未收到协调者的请求),执行事务的中断 。
3. doCommit阶段
该阶段进行真正的事务提交,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
该阶段进行真正的事务提交,也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
3.1 执行提交
  1. 发送提交请求
  2. 协调接收到参与者发送的ACK响应,那么他将从预提交状态进入到提交状态 。并向所有参与者发送doCommit请求 。
  3. 事务提交
  4. 参与者接收到doCommit请求之后,执行正式的事务提交 。并在完成事务提交之后释放所有事务资源 。
  5. 响应反馈
  6. 事务提交完之后,向协调者发送Ack响应 。
  7. 完成事务
  8. 协调者接收到所有参与者的ack响应之后,完成事务 。
3.2 中断事务
协调者没有接收到参与者发送的ACK响应(可能是接受者发送的不是ACK响应,也可能响应超时),那么就会执行中断事务 。
  1. 发送中断请求
  2. 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abort请求
  3. 事务回滚
  4. 参与者接收到abort请求之后,利用其在阶段二记录的undo信息来执行事务的回滚操作,并在完成回滚之后释放所有的事务资源 。
  5. 反馈结果
  6. 参与者完成事务回滚之后,向协调者发送ACK消息
  7. 中断事务
  8. 协调者接收到参与者反馈的ACK消息之后,执行事务的中断 。
最后另外,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的话,记得关注Wooola、转发哦,我会为大家持续提供原创干货 。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bFOscil4s4XEbhznisvhQ

【微服务架构下的分布式事务基础入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