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影响着中国茶文化

【佛教影响着中国茶文化】佛教作为外来文化 , 自汉代传入中国 。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 。佛人饮茶最早是在晋朝 。南北朝事 , 佛教被统治者用来麻醉老百姓 。作为统治术 , 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 , 佛教因此发展 , 并出现不同学派体系 。佛教禅宗主张圆通 , 能与其它传统文化相协调 , 从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猛发展 , 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至今 。
在民间茶礼方面 , 朝廷茶仪难以效仿 , 禅院茶礼容易为一般老百姓接受 , 因此佛教的影响较大 。西汉末年 ,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 , 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 , 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根据佛教的规制 , 在饮食上 , 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 。佛教重视坐禅修行 。坐禅讲究专注一境 , 静坐思维 , 而且必须跏跌而坐 , 头正背直 , 不动不摇、不委不倚 , 更不能卧床睡眠 , 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 。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 , 为此 , 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 , 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午后不食之补充的饮料 。这样 , 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 。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 。《晋书•艺术传》记载 , 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 , 他不畏寒暑 , 昼夜不卧 , 日服镇守药数丸 , 大如梧子 , 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 , 时复饮茶苏二升而已 。中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 。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 。虽然 , 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 , 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 , 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 。寺院中设有茶堂 , 是禅僧辩论佛理 , 招待施主 , 品尝香茶的地方 。寺院内演说佛法的戒集会之处称法堂 , 法堂设有二鼓 , 居东北角的称法鼓 , 居西北角的称茶鼓 。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 。宋林逋诗曰:春烟寺院敲茶鼓 , 夕照楼台卓酒旗 。寺院专设茶头掌握烧水煮茶 , 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 , 施惠茶水 。
佛教寺院中的茶叶 , 称作寺院茶 , 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 。《蛮瓯志》记载 , 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 , 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 , 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 。盖最上以供佛 , 而最下以自奉也 。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具有不少名目 。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 , 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 , 称作戒腊茶;请所有众僧饮茶 , 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 。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 , 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 , 每焚完一枝香 , 寺院监值都要打茶 , 行茶五匝 , 借以清心提神 , 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 。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 , 对整个社会饮茶风俗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 。宋代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徒、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 , 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 , 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 , 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 , 即现在我们常用的冲泡茶叶的方法 。名冠中外的宜兴紫砂陶壶 , 是茶具中的珍品 。
相传 , 紫砂陶壶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中一位不知名的老僧创制的 。他选用精细的紫砂细泥 , 捏成树瘿形坯胎 , 采用特殊的烧制方法制成 。烧出的紫砂壶不仅造型简练大方 , 色调淳朴古雅 , 而且有很好的保味功能 , 泡出的茶汤醇郁芳馨 , 深受人们的喜爱 。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 , 同时有主张亲自从事耕作的农禅思想 , 因而许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种植茶树 , 采制茶叶 。如唐代湖州(今浙江吴兴县)的山桑、佛师二寺 , 凤亭山的飞云、曲水两寺;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圈岭善权寺;钱塘(今杭州市)天竺、灵隐两寺都出产茶叶 。五代十国时 , 扬州禅智寺 , 寺枕山岗 , 建有茶园 。宋代以后 , 南方凡是有条件种植茶树的地方 , 寺院僧人都开辟为茶园 。由于佛教寺院大都建在群山环抱的山腰峡谷之中 , 自然条件宜于茶树生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