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神穴位位置标准定位:本神穴在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旁开3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 。
本神穴位于头正中线,入前发际0.5寸,旁开3寸处;或于神庭穴与头维穴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取穴(《铜人针灸腧穴图经》 。另说“在曲差两旁各一寸五分,在发际”《针灸甲乙经》;“在临泣外一寸半”《医学入门》;“在临泣旁一寸”《针灸集成》 。
文章插图
本神穴的准确位置图
取穴方法本神穴位于头部,前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3寸 。或于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2/3与外1/3的交点处取穴 。正坐仰靠取之 。
【本神穴】正坐或卧位,在前发际内0.5寸,神庭穴旁开3寸处取穴 。
穴位解剖在额肌中;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布有额神经外侧支 。
本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帽状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额骨) 。皮肤由额神经的眶上神经分布 。在皮下组织内除分布神经外,还有额动、静脉及其分支 。额腹是枕额肌的前部,起自帽状腱膜(该膜分两层,包绕额腹的止部)肌纤维向前下方,止于眉部皮肤,并和眼轮匝肌纤维相互交错 。其深面的筋膜,则止于眶上缘的上部 。该肌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 。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额腹 。
布有额神经外侧支,并有颞浅动、静脉额支和额动、静脉外侧支通过 。
本神穴的作用附注:足太阳、阳维之会 。
本神穴意义:头之天部的冷凝水湿在此汇合后循胆经传输 。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上部的湿冷水气 。
运行规律:进一步吸湿冷降并下传阳白穴 。
本神穴的功效:有泻胆火、清头目、宁神志,祛风定惊,安神止痛的作用 。
主治疾病本神穴主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癫痫;以及眶上神经痛等 。
本神穴主治神志、头项等疾患:如中风、半身不遂、呕吐涎沫、癫疾、头痛、眩晕、颈项强急、胸胁相引而痛、小儿惊厥等 。
现代又多用本神穴治疗神经性头痛、齿龈炎等 。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眩晕,癫痫;
其它:胸胁痛,脑卒中,中风后遗症 。
穴位配伍本神穴配前顶穴、囟会穴、天柱穴治小儿惊痫;
本神穴配水沟穴、太阳穴、合谷穴、大椎穴、天柱穴、百会穴治中风不省人事、小儿惊风 。
本神穴配神庭穴、印堂穴,有疏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前额头痛 。
本神穴配颅息穴、内关穴,有宽胸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胸胁痛 。
本神穴配前顶穴、囟会穴、天柱穴,有定惊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
刺灸法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久留针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
针刺方法沿皮刺0.3~0.5寸 。
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 。
艾灸方法间接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
本神穴解析本神为经穴名(Běnshén GB13) 。出《针灸甲乙经》 。属足少阳胆经 。本神是足少阳胆经、阳维脉的交会穴 。本即根本,神即神志,此穴在前发际神庭旁,内为脑之所在,脑为元神之府,主神志,为人之根本,故名本神 。
本,人之根本也,气也,此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 。神,在天为风也,指穴内物质的运行为风气的横向运动 。该穴名意指头之天部的冷凝水湿在此汇合后循胆经传输 。本穴因其位处头角上部,为人之外侧,在人体坐标系中它和头顶的百会穴一样皆处最高最外位置(本神穴与百会穴二穴如同二座不同的山之山顶) 。由于胆经无循经传来的气血交于本穴,穴内气血处于空虚之状,穴外天部的冷凝水湿因而汇入穴内,穴内气血纯为天部之气,且其运行为横向下传阳白穴,故而得名 。
取穴方法:本神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上0.5寸,神庭穴旁开3寸,神庭穴与头维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交点处 。
特异性:本神穴为足少阳、阳维之交会穴 。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头痛目眩,颈项强急,胸胁相引,不得倾侧,本神主之 。
《针灸甲乙经》:足少阳、阳维之会 。
《备急千金要方》:本神、颅息,主胁相引,不得倾侧 。
《针灸大成》:主惊痫吐涎沫,颈项强急痛,目眩,胸相引不得转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