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紫砂茶具中的紫砂文化

【探讨紫砂茶具中的紫砂文化】何谓“金石”:《吕氏春秋·求人》曰:“故功绩铭乎金石” 。高诱注:“金,钟鼎也;石,丰碑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群臣与颂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后称钟鼎碑刻为金石 。”
紫砂陶刻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性很强的“壶上金石文化” 。紫砂陶刻,据记载,在元末明初的紫砂传器就有铭刻,但只是记载,无从考证 。明人蔡司霑《荠园丛话》里记载道:“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隱'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之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 。(孙高士即孙道明、号清隱,元末人,曾以其居名为“且吃茶处”,开紫砂刻书之先河) 。到明万历年间,紫砂茶具的壶底刻款日渐风行 。明时大彬制六角壶,壶底镌“万历丙申年时大彬”二行楷书,还有“一杯清茗,可沁清脾”大彬刻 。至天启崇祯年间(一六二一——一六四四),更有陈子畦书法晋唐风格,沈子澈款制古雅浑朴,项不损字法晋唐等陶刻风尚的描述 。但当时的铭刻仅限于制壶艺人在壶底留下的款识 。
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形成,必须产生于优秀的文化土壤之中和骚人墨客的参与,紫砂壶上“金石文化艺术”的形成也同样如此 。清嘉庆年间,精于金石书画的陈鸿寿酷爱紫砂艺术,他设计了流芳后世的曼生十八式及许多传世佳作 。这位紫砂艺术史上第一位宜兴父母官,以博大精深的艺术胸怀积极参与倡导壶上金石文化艺术,从而使当时壶金石文化大为兴盛,大受鼓舞,形成了一种历史上难得的曼生壶文化现象 。
在陈鸿寿的倡导下,逐步形成了“冶造型、文学、绘画、书法、篆刻於一体”创造了一代紫砂壶上“金石文化艺术”的风范 。他参与阿曼陀室创作群体,将他平素善书法、酷嗜摩崖碑拓、善仿秦汉、周鼎铭文拓本巧用于壶上金石文化之中,所刻铭文、篆、隶、楷、行皆古雅绝伦,八分书尤其简古超逸 。追风秦汉,字法晋唐 。是紫砂文化历史上首创:集壶手、书画家,雕刻家和订制壶主及室名四位一体制式,融文学,艺术,书法,金石于一体“壶上金石文化”奠基人 。这种综合的艺术文化现象的形成,开创了紫砂礼品艺术的文化艺术先河,推动了紫砂艺术深度的文化层次发展,完善和补充了茶文化、茶道精神之理念,树立了陶刻壶上金石文化艺术典范 。为紫砂文化艺术奠定了中国工艺美术历史精品的地位,开创了紫砂历史上全新的紫砂艺术品位的风貌,为壶艺名匠在其创制的作品上留下个人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 。同时也为紫砂艺术推向社会上流高层艺术殿堂,铺平了艺术发展的道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