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始得品茶香

【心静始得品茶香】20多年前,父亲承包了村里的一小片果园 。夏天果园里面非常闷热,所以临近中午,母亲总会提前泡上一壶茶,并斟上六茶碗先凉着,等父亲回家后一气喝完 。记得有一次我回家,母亲让我给父亲泡茶准备着,当时家里有两种茶叶,我本想泡好一点的,母亲看到后说:“泡那种粗茶就可以了,他干活后又累又渴,再好的茶也喝不出什么味了 。”当时我对此并不十分理解,后来才慢慢体会到:人只有在心静时,才能品味茶香,领略茶文化的真谛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超越了人的最基本生理需求后而产生的,如饮食文化,就是人类在解决了饥饿这一生理问题后,才会产生对食物的品味、欣赏这一精神需求,并逐渐赋予其文化内涵 。同样,茶文化也是在脱离了解渴这一低层次需求并赋予其文化的意蕴后才产生的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其精神内涵可用“廉、美、和、敬”四个字来概括,而要领略这种茶文化的内涵,没有平静的心境是做不到的 。纵观历代文人雅士,饮茶时他们所追求的也大都是一种品茗与心境特殊的融合,所以须茶、器、水、境俱佳,并有闲情雅致荡映其间———一树老梅二三枝,四花五瓣开却迟,六壶七盏八方友,九里茶香十首诗 。唐代诗人钱起《与赵莒茶宴》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当今社会,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懂茶道的人却很少,就是因为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代,变革剧烈、竞争激烈,信息爆炸、节奏高频;面对难以预知的变化和有形无形的压力,有的心烦意乱、神不守舍,有的着急上火、不知所措,有的马不停蹄、疲于奔命,有的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有的孤注一掷、鱼死网破 。如此“浮躁”之心态,静不下心来,何以能品味茶香?大山深处、古刹之中,自古就是文人雅士品茶的理想之地,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使人有一种恬静的心境 。但能到深山、古寺中去的毕竟只是少数,况且“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 。”身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心灵的宁静,而“心静之处就是最好的茶场”———看得破、想得通,提得起、放得下,进得去、出得来,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无所不备、无所不可,随其所便、因其所宜,信念八风不动,名利云淡风轻 。如此心境,何处不能品茶香、觅茶道?“神怡闻曲乐,心静品茶香 。”茶是当之无愧的饮界领袖,虚静清雅,糅合了佛儒道各家精华,充满了中国滋味和中国精神 。但要品出个中三味,先要静下心来 。


    推荐阅读